原木的重量。
石磊數了數,地上的原木,一共還有十三根,旁邊已經立起了兩根,用紅布纏頭,顯然就是剛才那位呂曉明已經搶先拿下的兩根原木。
一共就這點東西,石磊也就直接掏出了手機,點開背過身點開鑑定卡的app,選擇使用。
然後,他的腦子裡就像是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通道,雙眼變得神光內斂,而在石磊的眼中,倉庫裡的所有東西,都蒙上了一層淡淡的光輝。
放眼望向地上碼著的那十三根原木。
第一根,銘牌上寫的是一百五十年樹齡,根部截面的格足有十幾公分,看上去是一棵相當不錯的黃花梨。
但是石磊卻發現,這根原木表面的顏色彰顯,頂多只有一百年出頭的樹齡,因為這是民國時期的木材,根本就不是清朝代表的那種色彩。
當然,樹齡有些差池也是正常的,這也不妨礙這批原木的擁有者也故意把樹齡稍稍誇大的結果。
而這根原木上的光輝並不濃密,並且越是到了樹梢越淡,石磊篤定,這根原木,到了樹梢估計就只有一條線一般的格了,買下來如果是打算做點兒擺件手串還行,想打傢俱是痴人說夢。
第二根,銘牌上寫的是一百七十年樹齡,而根據光輝的顏色,石磊腦中給出的年代是一百三十多年,依舊稍有誇大,但比第一根是要好不少了。
光輝還算平均,只可惜也不是太濃密,價值應該也不高。
十三根原木,石磊很快就都有了判斷,其中第五根和第九根,都是極好的木材,裡邊的格自上而下極為均衡,光輝從上到下幾乎沒什麼改變。最關鍵的,是光輝濃度很不錯,石磊覺得,韋卿如果想給他父親打傢俱,也就這兩根比較合適了,其他的似乎都不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