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三次組閣的近衛文麿可以說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是一種極大的推動。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2)
近衛文麿由始到終都沒正眼看過載仁親王一眼,因為在近衛文麿眼中,載仁親王與朝香宮鳩彥親王一樣,都是用屁股想問題的傢伙,仗著自己皇室的身份經常玩些小陰謀與詭計,都是上不得檯面的東西,尤其載仁親王這個帝國上下皆知的“攪屎棍”!有他在準沒好事。
近衛文麿清了清嗓子不緊不慢道:“早在昭和二年春天,帝國內閣在東京召開重要的東方會議,制訂了《對華政策綱領》,中國東北在帝國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係。外界尤其□□方面盛傳的同年七月,當時的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亦是外界所稱的田中奏摺,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理論上看這是非常可行的,但是遺憾的是田中首相併未向天皇陛下提交過這樣的奏則,這裡面恐怕很大一部分都是□□單方面杜撰的結果,不過這個杜撰也給我們指明瞭方向不是嗎?全面侵華就是鯨吞,而不擴大則是零敲碎打,那個更加適合帝國此刻的國情,我相信大家都非常明白。”
近衛文麿說完之後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陸軍大臣杉山元,杉山元如同死人翻生了一般長長的呼了口氣道:“我們恐慌於□□與德國人的合作,如果被□□人組建整編完成了六十個德械師會如何如何,但是我想請諸位回憶一下,近代以來,哪次戰爭是有軍援無工業體系的國家戰勝了無軍援有工業體系國家的?戰爭打的是國家的綜合國力與工業潛力,不是幾個十來個德械師所能代表得,一個連步槍子彈生產都無法滿足部隊裝備的國家,有一百個德械師又能如何?所以我認為攻佔南京之後我軍最為主要的戰略重心就應該放在徐州打通隴海路上面,會攻武漢之後,全面轉入戰略相持,吸收消化佔領區,肅清地方反日抗日力量,無休止的陷入□□戰場對於帝國的總體戰略是背道相馳的。”
實際上近衛文麿知道,所謂的田中奏則實際上就是石原的“最終戰爭論”的範本,不知被哪位櫻會的大手筆整理之後,就形成了這麼一份極其出名的所謂奏則,不過讓石原莞爾這個怪才回到參謀本部,恐怕是很多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桀驁不馴、出言傷人的石原莞爾確實不適合留在參謀本部這種能夠決定大日本帝國命運的機構內,或許給他安排個閒差似乎更好一點,對裕仁天皇也似乎有一個交待。
既然不在追究責任了,杉山元彷彿千年古屍又復活了一般,臉色潮紅的搶著道:“陛下,臣以為我軍當前最為主要的戰略應打通隴海線,讓北支派遣軍與中支派遣軍得以會師,並攻佔戰略要地徐州,然後沿長江進軍武漢,徹底擊垮中**的主力部隊,同時應從關東軍抽調部隊入關進攻晉西北、晉西南,攻擊西安、蘭州,徹底卡死蘇聯援華的物資通路,否則在給中**幾個月的時間,中**又能恢復起來了,那時的情況對我們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下)(3)
杉山元說得是軍事問題,這個問題上很少有人能夠與陸相進行討論,因為在御前會議上陸相所說的就是決定,是不容許討論的,不過杉山元也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了,那就是他忽略了所謂的“大日本帝國”的真正綜合國力。
日本人造得起重炮拉得起野炮聯隊,卻無法供應其充足的炮彈,就如同擁有世界總噸位第一的海軍水面戰鬥艦艇部隊,卻又沒有充足的油料讓其全部開動起來一般,日本的國情決定了現在已經是在勉強支撐,還要抽調部隊去進攻甘寧等地域?人要吃飯,槍炮需要彈藥?軍需補給樣樣俱缺,這仗怎麼打?日本可以武裝起來一百個以上的師團,但是卻只能投入不超過二十個師團進行作戰,因為日本的軍工業基礎無法供給如此眾多的部隊武器彈藥,事實就這麼簡單僅此而已,不過相比連尖頭毛瑟步槍彈都需要進口的中國,日本陸軍的武器也算是武裝到了牙齒。
最後忍不住的還是畑俊六,畑俊六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武士家庭,並沒有什麼驚人的背景,其陸士同期生中有杉山元,小磯國昭等人,畑俊六是以軍刀組第二名的成績畢業考取的陸大,相比起來畑俊六比較瞧不起學習成績很一般,卻一直官運亨通的杉山元,雖然都身為大將,但是畑俊六卻有著足以讓其自傲之處,那就是畑俊六歷經了陸軍基層幾乎所有的職位,從野炮聯隊炮兵小隊長一直幹到炮兵總監,這是一個非常讓人不可思議的過程。
畑俊六非常質疑的望著杉山元道:“以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