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王輝已經進行了第四次爆破,日軍工事堅固的程度超乎了之前的想象與準備,多虧徐國易攜帶了很多美製的150爆破筒,這些爆破筒聯讓王輝的壓力頓減,日軍在爆破突擊口處搬出了九二式重機槍進行射擊,而岡村寧次派出的反擊部隊則攀爬著陡峭的巖壁向角山要塞頂部攀爬,試圖將上面的中國青年軍特種部隊與傘兵部隊突擊隊員殲滅,但是這隻能是日本人的一個非常好的願望而已。
美製的m2預製破片手榴彈順著角山要塞的園頂滾下去,炸得試圖攀爬的日軍鬼哭狼嚎不亦樂乎,可以說從角山要塞後山攀登上去的特種作戰分隊與傘兵突擊隊員配合李論指揮的正面進攻,讓角山要塞防禦的日軍感到的了嚴重的威脅,尤其是在特種作戰分隊隊員在角山要塞頂部實施連續爆破之後,日軍將全部的機動兵力集中到了上四層,但是正面進攻的李論指揮的傘兵突擊第二師第四團的突擊部隊已經將二十多名噴火器手掩護抵近了角山要塞的外圍防禦陣地,日軍之前構築的永備工事在熊熊火焰面前根本是不堪一擊。
岡村寧次坐在中央司令部內,他萬萬沒有想到中國青年軍竟然擁有一支戰鬥力強大的傘兵部隊?而且這支部隊已經能夠進入實戰階段,中國青年效用善戰,其的傘兵部隊與其在印度組建的兩棲登陸作戰部隊一般,可以說這些部隊是中國青年軍中的精銳,意為精銳中的精銳,面對這種部隊的奇襲,說有完全準備純屬扯淡。
作為一名戰略與戰術專家,或許岡村寧次太過聰明瞭,所以顯得與東條英機這些比較笨的同僚相比要顯得那麼的格格不入,這一點岡村寧次自己也非常清楚。
現在中國青年軍的傘兵奇襲部隊登上了角山要塞的頂部,並且在左右兩條同道上方各自炸出了一個突擊口,不過中國部隊還未開始突擊,他們只不過在不斷的進行反覆的爆破,試圖擴大突破口。
岡村寧次第一次感覺死亡似乎就在自己的頭頂,高飛的攻擊主力距離角山要塞還要不足五公里,從錦州出發的第三零九師團、第三二四師團、第三三三師團行動緩慢,沿途多受到阻擊和道路橋樑破壞,之前岡村寧次有信心堅守一個月不成問題,但是高飛所部中國青年軍的攻勢一旦展開,岡村寧次才發覺,原來堅守七天都是一種奢望啊!
第八百四十章戰略大轉折(十四)
角山要塞是經典的八角形的四十五度傾斜頂,日軍在上面還鋪設了一些鐵板,所以航彈著彈點微微出現偏斜角度,就會出現滑彈鮮血,想用重磅炸彈敲開這個隱藏在山體中的烏龜殼難度非常之大,所以當中國青年主力部隊在高飛的指揮下猛攻山海關沿線日軍守備陣地之際,看似堅固的角山要塞竟然直接遭到了中國青年軍傘兵部隊的攻擊,現在位於頂堡的工事東西兩端竟然被中國青年軍突擊隊炸開了兩個突破口,頂堡與位於第三層的岡村寧次指揮部僅僅相隔一層,所以日軍在東西兩個突破口各集中了一箇中隊的兵力,戴著防毒面具的日軍官兵緊張兮兮的望著不斷爆破的突破口,中**突擊隊在不斷實施爆破,但是就是不實施突擊?這讓日軍萬分的緊張和恐懼,望著高高舉起的利刃就是不落下,這也是一種難以形容的煎熬。不過,面對這種煎熬,日軍似乎又已經有些麻木了,簡單的也可以理解為絕望。
王輝指揮下,突擊隊員很快將幾十枚煙霧彈投入突破口之後,將十個一組的附加了大量鋼珠的爆破筒聯投入煙霧之中,從投下煙霧彈開始,防禦突破口兩端的日軍就進入了非常緊張的狀態,武器走火頻發,在煙霧中投下的大捆爆破筒讓日軍發覺煙霧被攪動和黑色的霧體落下,以為是中**的突擊隊開始突然,日軍開始猛烈的射擊,九六式輕機槍和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交替射擊,曳光彈在霧中穿梭亂飛,打在堅固的混凝土牆壁上擦出一道道的火花。
在日軍官兵大呼小叫的猛烈射擊中,爆破筒聯爆發出了地動山搖的猛烈爆炸,幾十公斤的小鋼珠四處橫掃一切,在狹窄的同道中猶如狂風暴雨一般,前幾排的日軍頓時被打成了篩子,甚至連九六式輕機槍都被打成了零件狀態,氣浪和衝擊波在狹窄的通道內產生的殺傷並不小於肆意橫飛的鋼珠,在滾滾的濃煙中日軍在頂堡東西兩端的防禦頓時土崩瓦解,第一批突入的是傘兵突擊隊員,並不是王輝的特種作戰分隊隊員。
對此王輝並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在狹窄的通道中突擊,拼得是人命,幾乎是槍口頂著槍口的射擊,是拿命換命,自己的特種作戰分隊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都是擁有非常豐富作戰經驗的軍士長和軍官組成,用這些人去在通道中跟日本人一個換一個的拼命?王輝捨不得,徐國易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