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的就是因為空間還太小,池塘無法拓展得更大,不能在裡面飼養更多的魚類,只能放些小魚小蝦、泥鰍螃蟹之類的。
幾隻劉睿扔進空間的田雞倒是挺歡快的,每天都在小池塘裡面暢遊,也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能夠產卵孵化?
當劉睿的眼睛掃過池塘邊的沙堆,想起了那些自己和父親都看不出來的蛋,心頭一動,拿了一個出來。
把家裡的蔬菜和雞蛋收了一籃子,劉睿和父母打了個招呼,就直奔大舅張振光家裡。
劉睿的外公張懷忠年輕的時候可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打魚能手和獵手,靠著一手本事,養活了五個兒女,培養出一個村支書和一個省醫院的副主任醫師和一個鎮初中的老師,也算得上是頗為驕傲的。就因為這個,老爺子在人前總是挺直腰板,哪怕七十歲了,精氣神仍舊不減當年。
劉睿的爺爺奶奶在劉家宏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去世,劉睿小時候是外公外婆帶大的,因此和他們感情很深。不過劉睿執意要輟學回家照顧父母和弟弟妹妹,很是讓老人家有些傷心,每次提起劉睿,都是長吁短嘆。
上樑村和下樑村就挨在一起,劉睿騎著腳踏車,不到十分鐘就到了山下,進了張家大院。
張家是下樑村的大姓,劉睿外公的祖父,更是方圓百十里最大的地主,曾經擁有了數千畝的田土,顯赫一時。據說張家大院是張家的先祖歷經數十年才逐漸修築起來的,可以算得上附近村鎮中最大的院落,見證了張家的輝煌。
不過,隨著解放初和六七十年代各種各樣的運動不斷進行,張家大院逐漸地敗落下來,就連張家大少爺張懷忠也不得不走出深宅大院,靠著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和自己的兒女。
還好因為張家在下樑村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