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部分

劉睿第一次發現,原來人與人之間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看法。

年輕一點的村委自然是希望村子投入資金對糧站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並且自己經營改造之後的農莊,給村子增加收入。至於那些有點老成持重的族老們,雖然看好未來的發展,但是卻提出了更為穩妥的建議。

他們認為與其花費大量的資金對糧站進行改造,然後還要花費精力和人力去管理農莊,到還不如把糧站租賃出去,每年村裡還能旱澇保收地一筆不小的收入。另外,只要投資農莊的老闆細心經營,農莊的生意好了,也會帶動村民的收入,這也是一件好事。即便農莊的經營出現了問題,也不會對梁村造成太大的影響。族老們提出這樣的建議都是建立在兩個村委會都是苦哈哈,經不起任何失敗的投資,自然是要穩妥一點才行。

就在雙方有點爭持不下的時候,劉睿提出了把糧站作為股份,對外尋找合作物件,這樣的話既可以避免村子對糧站的投入,還能有分紅。當然了,若是糧站改造之後並不能創造利潤,村子不過就是不能得到分紅罷了,不會有太多的損失。反正這個糧站自從三年前廢棄以來,一直都丟在那兒,並不能給梁村創造任何的收益。相反的,為了維護糧站的房舍以及其他設施,梁村每年還得僱用人看守,還得出資進行一些簡單的修理。

若不是前段時間研究院的入住給村裡提供了一點租金,恐怕來年糧站維護的資金都沒有著落了。

對於梁村上下來說,糧站已經變成了雞肋一般的存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今,劉睿提出了把糧站當作合作的條件對外招商,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小睿,會有人願意來村裡和我們合作嗎?”走出會場的王華國和張振光找到了劉睿,有點疑惑地問道。

“這個肯定沒有問題,我已經聯絡了郭海蘭和曾瑩,她們對這個專案很有興趣!”劉睿點點頭說道:“再說了,我們還可以發動各種關係,多找點有興趣投資的客商,公開招標嘛。”

“公開招標?”王華國和張振光都有點驚訝地看著劉睿,似乎都被劉睿的話給鎮住了。

在兩個村支書的心裡,並不覺得梁村的條件可以吸引大量的客商前來投資,因此都有點不用太相信。

“舅父你們就等著瞧吧!”劉睿呵呵一笑,很有信心地說道。

雖然劉睿也想著用最小的代價把糧站的經營權弄到手,不過處於對生養自己的家鄉的感情,劉睿還是站在大多數村民的角度上去考慮。他希望能夠透過公開的招標,公開透明地為梁村爭取最大的利益。

再則,劉睿對梁村旅遊業的未來是抱有極大的信心,擁有備種優勢條件的糧站在經過改造之後,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以後就可以創造巨大的利潤。劉睿並不希望看到,糧站將來變成了一個吸金怪物,但是梁村的村民只能獲得可憐的收入,這樣巨大的反差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個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糧站廢棄在那裡,沒有人去關注,因為它不能創造收入;一旦它變成了一個休閒農莊,並且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利益,難免村民們會有不太好的想法。思前想後,劉睿才決定說服村委會和族老們,用糧站的設施以及地皮作為股份,對外招商。

這樣一來,糧站的一切就變成了和村民息息相關,無分彼此!

在農村生活了十幾年的劉睿很清楚,外鄉人要想很快地溶入農村,擁有共同的利益自然是最快的方式。鄉下的農民都是一種領土意識很強烈的群體,他們在骨子裡面害怕改變,害怕外來的衝擊。若是外來的人員用一種很強勢的姿態進入農村,村裡人雖然不會很強烈地反對,但是在他們的潛意識之中,一點點的不爽就會逐漸地累積,最後會讓外鄉入覺得在這裡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只有在第一時間就把整個村子拉上利益的戰車,這樣村民們才會把這些合作者看威是自己人,讓外來者在村子裡面有如魚得水的感覺。

不得不說,在梁村生活了十八年的劉睿,對於農村的觀察相當細緻,他本身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不斷站在備方的角度上思考,才能得出比較全面的結論。

作為土生土長的梁村人,劉睿自然希望自己的發展能夠和梁村捆綁起來,只有村子發展了,自己的致富才算是有意義的。若是自己發了大財,但是村子裡依1日是貧窮落後的模樣,恐怕劉睿也是有點心難安。

再說了,劉家世代居住在梁村,歷來都是很注重名聲的,劉睿可不敢讓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