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實在太荒謬了
“他顯然沒有看過阿德里安執導的《霍華德莊園》,否則不會認為他製作不出英式風格電影,”《太陽報》的某個專欄作者煞有介事的評論著這封來信,“當然,至於故事是不是就是這個並不能肯定,畢竟我們沒有得到導演先生的認可,事實上我們甚至連他的面都沒見上一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阿德里安·科威爾應該是英國導演。”
()免費TXT小說下載
哈,真是個讓人哭笑不得的話題,但是英國人偏偏可以用一本正經的態度進行討論,他們翻出了阿德里安從未見過面的出生於英國的外祖母,並從《兩杆大煙槍》到《霍華德莊園》再到《艾瑪》進行分析,嗯,《勇敢的心》直接被忽略了,得出了兩點:首先,阿德里安是英國人;其次,他導演了很多出色的英式風格的電影。
綜所上述,他是位出色的英國導演。
得出這個結論只能說明一件事,英國人的臉皮真是有夠厚的,偏偏還有部分人不知道出於起鬨還是自尊心作祟,紛紛支援這個結論,真是讓人目瞪口呆。這不奇怪,這種事情不是棒子的專利,不過英國人多少還講究切實的證據,他們的臉皮還沒厚到天頂星人那裡去。
《太陽報》刊登了這樣的文章當然會引來了美國人的反擊,他們毫不客氣的嘲笑英國缺少大師級導演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但問題在於美國雖然沒有承認雙重國籍但同時也沒有否認,所以如果要說阿德里安是英國人的話,勉強也沾得上邊,而英國人自然就把這個當成了最好的盾牌,任你們怎麼嘲笑,從字面意思來說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於是雙方你來我往的槍舌戰著,引起了好一番的爭吵,著實娛樂了下普通人。不過這些爭吵都是侷限在小報們當中,知名的大報沒有把這個當成事情,他們只是不斷的向阿德里安申請,希望做個訪問之類的,可惜每次都被拒絕了。
“因為阿德里安的工作有很多,需要完全投入其中,所以目前暫不接受訪問。”被選出來當發言人的某位劇組的負責人在肚子裡苦笑著如此表示,阿德里安身邊不是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但他不想讓查理茲來擔任這個角所以只好另選其他人了。
媒體們當然不會甘心,但阿德里安沒有給他們絲毫的機會,直到在戴安娜的葬禮上面,才讓媒體拍到了數張萬全的正面照片。
第二卷 擴張 第一百七十一章 該解決了
在戴安娜遇難之後吵鬧了差不多一週的時間,王室終於向大眾屈服,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當然,鑑於此時的戴安娜已經和查爾斯離婚,僅僅保留了威爾士王妃的頭銜,所以參加葬禮的只有部分王室成員,比如伊麗莎白二世和丈夫菲利普親王,當然,查爾斯帶著兩名小王子也有出席,其他各國的政要基本上都由女性出席,比如克林頓的妻子希拉里,又或者國總統希拉剋的妻子貝爾納黛特等等。
更多的則是慈善團體、體育界和娛樂圈的知名人士,英國的那些就不用說了,艾爾頓·約翰獻唱了改編後的《風中之燭》,帕瓦羅蒂也從義大利趕來了,至於美國方面,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湯姆·漢克斯夫婦以及湯姆·克魯斯夫婦也都來了。阿德里安作為這幾年名頭最為響亮的奇蹟導演,又是新興傳媒集團的董事長,而且正在英國,所以即使和戴安娜沒打過交道可還是受到了邀請。
葬禮很莊嚴很肅穆,除了戴安娜的弟弟在發表演講的時候略微有些用詞不當,將矛頭明顯對準了王室外一切都很順利。然後戴安娜的靈樞在皇家衛隊和威爾士衛隊的護送下,在從英國各地趕來的人們的注視下前往她生前居住的肯辛頓宮並在那裡下葬,查爾斯以及兩名小王子還有數百名慈善事業工作者將跟在靈柩後面一路相隨。
“真是可惜,一位天使就此離開了我們。”在康諾特酒店的路易斯大廳中,斯皮爾伯格嘆息的說道。
有這麼多的名人來到倫敦,這樣的酒會自然是少不了的,阿德里安在拜訪皮爾伯格和漢克斯夫婦時和他們一起接到了邀請,即便是想推脫也推脫不了,更何況他也沒打算推脫,於是和他們一起過來了。放眼望去參加人還不少,而且不止美國人,至少帕瓦羅蒂就在不遠的地方和別人交談著,呂克·貝松也在另一邊大笑著。
“是啊,世事總是這麼無常,願上帝保佑她的靈魂。”漢克斯隨即點頭說道。
“願上帝保佑她的靈魂,”阿德里安附和著說了句,然後轉移了話題,“好了,雖然戴安娜王妃的不幸逝世的確是件讓人惋惜的事情,但我們能不能談些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