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這是唱片公司的事情,出版公司這邊,因為之前又收購了一家出版公司,合併之後變得更加強大,基本上已經能在美國一流出版商中佔據一個位置了。
小說版的《鋼琴課》現在已經上市,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不錯的小說出版,作為最初為公司開啟局面的《生化危機》和《古墓麗影》兩部小說,都已經發行了續集。不過現在已經基本由當初和阿德里安合寫的二流作家本·阿恩特完全主筆了,阿德里安只是偶爾提供些構思和建議。這裡又不得不說命運的有趣,這個二流作家竟然因為這兩部小說而迸發出了不少靈感,抽空單獨創作的一本短篇科幻小說集竟然賣得相當不錯。
阿德里安很佩服他,不過更佩服的還是好萊塢的那些製片人,自從《駭客帝國》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書佔據了一席之位後,立即就有片商找到出版公司想要買下電影改編權。
雖然之前也有製片人想要買下《生化危機》和《古墓麗影》的電影改編權,但都是些非常小的電影公司,可這次找上門來的卻不一樣,米拉麥克斯和新線就不用說,哥倫比亞居然也插了一腳,這真是讓人驚訝,他們居然如此看好這部小說。
當然,無論是《生化危機》、《古墓麗影》還是《駭客帝國》,阿德里安都不會把電影改編權賣出去。開玩笑,他旗下就有家不錯的電影公司,為什麼要把電影改編權賣出去?再說,《駭客帝國》就不說了,寫出來本來就是為了佔位置,《生化危機》和《古墓麗影》完全是靠遊戲火起來的,沒有了遊戲,改編成電影恐怕也難有多少擁躉……或許也會出現更受歡迎的情況,但是誰知道呢?
不過說到遊戲,阿德里安對以私人名義買下的已經更名為暴雪的遊戲工作室非常的鬱悶,倒不是說出了什麼岔子,《魔獸爭霸:人類與獸人》已經在開發了,進展還算順利,阿德里安私下裡還提過不少意見。
主要在於他把皮克斯的遊戲部門拆撤後,拉著部分暴雪的員工組成的一個專門為他的構思服務的部門,在好容易製作出了《生化危機》的部分場景後,卻讓他稍微有些失望。
貼圖貼近卡通風格,解密機關設定得不如人意這些就不用說了,關鍵在於人設和阿德里安記得的原版實在太大相徑庭。這也難怪,歐美遊戲的人設和亞洲遊戲的人設從來都少有相似之處,阿德里安會感到古怪也是正常的。
然而,再不滿意也只能這樣了,你不可能去糾正一群人長久以來行成的觀念,既然當初選擇了讓美國的遊戲工作室來製作,那就得接受他們的作品。
第一卷 奠基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上映
雖然問題多多,但《生化危機》最為主要的特點:人物在特定場景中的移動,未知的恐懼來自看不見的死角。這點他們做得很好。再加上因為影象引擎的緣故,人物的面容解析度不是很大又比較乾淨,所以只看人物模型,區別並不是很大,阿德里安也就沒太過在意。
當然,環境設定過於卡通以及解密比較薄弱這兩方面是絕對要修改的,《生化危機》之前兩作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和糅合了動作、解密等因素的遊戲方式,以及相對現實的環境不無關係,人設方面可以由他們,但這些上面卻不行。
《生化危機》既然都開始製作成遊戲了,《古墓麗影》自然也不會落後,更何況遊戲公司已經被克勞德收歸囊中。在阿德里安讓人詢問他們是否能將這部小說改編成遊戲時,還得到了個小小的驚喜,Eidos遊戲公司在年初就已經看過這本小說,也對此產生了興趣,不過在提出改編要求時,卻被已經阿德里安叮囑過的出版公司拒絕了,加上Eidos公司這個時候還有些名不見經傳,所以他並不知道這件事。
()好看的txt電子書
現在阿德里安找到他們,就等於瞌睡正好遇上枕頭,一拍即合,所以《古墓麗影》的遊戲版已經正在開發了。不過現在有了阿德里安這個“原作者”在旁邊時不時提上些意見,遊戲必然會變得不太一樣,但最不一樣的還是勞拉這個這個人物形象。
至於到底哪裡不一樣還是以後再說吧,最重要的事情隨著聖誕節的來臨已經在眼前了。
最開始,這是段彩色的畫面,幾名猶太人和他們的子女圍著桌子站著,看著上面點著的兩根蠟燭,唱著希伯來文的歌曲。隨著燭光漸漸消逝,人物已經不見了,只留下粗糙的歌聲還在迴盪。最後,燭光熄滅,畫面也徹底的轉成了黑白色。
斯皮爾伯格不愧是最會講故事的導演之一,簡簡單單的就抓住了觀眾的眼睛。
接著,隨著納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