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武營的巴雅爾因斬火燒赤有功,升任千戶。 在朵顏舊地招募騎兵,多是從建州、葉赫內附而來。 從開原城而來的李狗蛋,身負監軍之責。 勇武營已經清理了三衛原本的大小部落,現在要向西行進。 李狗蛋從步兵進化到騎兵,騎術自然是比不上那些出生就在馬背上的人。 三衛之地,不過是讓勇武營磨合,熟悉大明軍律。 西進,才是勇武營的目的。 大明棄地,原開平衛。 原本這裡還有以前駐軍,可隨著宣德年,將開平官軍家屬移於獨石口內,自此,明廷退守入宣府。 當代表大明的勇武營再次來到原開平衛的土城時,這裡已經人去樓空。 明軍的名聲早就不是當年那弱小可欺,而且,勇武營對三衛的掃蕩,逼迫著蒙古人不斷西遷。 原開平衛已經不是蒙古可以染指的地方了。 草原人守城還沒有明軍厲害,他們更擅長不斷遷移侵擾和騎兵衝鋒。 “李監軍,開平駐軍,糧餉供應龐大,難以供贍守軍,當真要如此嗎?” 巴雅爾轉頭看向李狗蛋,問道。 “朝廷如此決定。” 李狗蛋看著土城,撥出一口氣,道:“就此城往西,便是胡元舊部,咱們後面是宣府,東邊是遼東,佔據開平,對往後西進有著重要意義。” 巴雅爾環首四顧,入目便是大草原。 開平可以說是大明對草原的橋頭堡,之前放棄開平,讓大明開始自懷安、西陽河,經獨石口,至四海冶一帶構築以長城為主的防禦體系。 土木堡便是擊碎了這一體系的象徵。 一步退,步步退。 以前說是開平孤懸,猝遇寇至別無應援,現在就不一樣了。 本著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依託原本長城的防禦體系,以商隊為血管輸送物資,朝廷只需要不斷發展民生,自然可以反哺到原開平衛這種地方。 當然,運送軍需物資,朝廷並不依靠商隊。 只是在開拓商路的同時,大明也在培養自己的後勤補給部隊。 在有強大火器的加持之下,前線部隊可以適當裁減,而後勤部隊則是開始增加。 巴雅爾並不清楚這些,他只知道怎麼打仗,並不瞭解如何經營。 放眼眺望,西方是茫茫的草原,看不到任何人煙。 但如果是聖人所需要的,那麼巴雅爾一定服從。 大軍進入原開平城,這裡以前有左、右、前、後四屯衛,現在,雖然能看出一些生活痕跡,但各處明顯十分破敗。 能看出來,對方離開的時候,十分匆忙。 勇武營計程車兵,自己動手修繕城中的各種房屋建築,大軍不用在外駐守,這裡只是一座空城。 騎兵在草原上賓士,向著宣府的方向,傳達勇武營的動態。 孫鏜初掌宣府,視察糧倉,清點軍需,是新官上任必須做的事情。 至於楊洪,對於聖人沒有什麼推辭,直接準了自己的請辭,心中自然有些無奈。 楊家在宣府根深蒂固,對於孫鏜這位新來的鎮守大將,楊家人本來有些不服。 但是,楊洪強行告誡了自己的子嗣,低調行事,對於朝廷要做的一切,都要服從。 孫鏜來宣府,可不是一個人來的。 各地輪班,現在的宣府守城士兵,原本就是從京城輪班而來,相比楊洪,他們對孫鏜更加熟悉。 于謙的改革,讓邊地重鎮的大將失去了對於大軍的掌控,可以更加方便五軍都督府調動各個都督主持各地的軍隊。 如果沒有這項改革,孫鏜來宣府,必然要遭受楊家的打壓。 收到來自勇武營的信報,孫鏜立馬開始組織後勤。 各地重鎮都有著自帶的糧倉,以前都是由商隊送來糧草,然後換取鹽引,但這種情況在逐漸減少。 經過戶部的核算,組織後勤部隊,運送軍需物資,比讓商隊運送還要來得優惠些,並且還能控制鹽引的數量。 募兵制計程車兵屬於脫產者,由大明賦稅供養。 充分利用軍隊的可塑性,就如現在的明軍,除了步兵和騎兵,還有工兵、火槍兵、炮兵等等各種編制。 大明正在由守轉攻,後勤運輸的重要性,自然是經過朝議和戰爭議會院討論兵推之後的結果。 隨著火槍不斷裝備京營的部隊,士兵手中的冷武器逐步替換成熱武器,那麼神機營就需要向火炮營轉變。 火槍的遠端優勢,對於冷武器軍隊有著絕對的壓制,後勤運輸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樣,付出極大的人力。 工業發展雖然剛剛起步,但是對於軍隊的改編,有著極重大的意義。 就不用說朱祁鈺提出的各種各樣的概念,可以讓王恭廠這個試驗基地少走很多彎路。 從宣府帶走的糧倉,會上報朝廷補充,而離京城不遠的天津有著大運河和港口,糧草在送走之後,可以很快得到補充。 孫鏜看著從宣府離開的運輸部隊,這也代表著大明即將對胡元出手。 有著後勤加持,現在原開平城可以視作進可攻,退可守的堡壘。 楊府,廳堂。 楊家嫡長子楊傑皺眉看向上首年邁的父親,問道:“父親大人,難道我們就這麼放棄宣府?” “什麼放棄?宣府何時是我楊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