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軍隊現在處於衛所制向募兵制的轉變。 畢竟武勳剝削的太狠,衛所的軍屯常常被視為私產。 可預見的將來,大明會非常缺錢,因為軍費將佔據著一大筆的開支。 朱祁鈺覺得,朝貢就是非常好的政策。 萬國來朝,就是很好的貿易機會,這不弄幾個自貿港就說不過去了。 恰好大琉球就是十分忠心的附庸,可以當作試點。 馬權度聽到郕王殿下的話,隨即反應過來,連忙點頭道:“卑臣確實如此想的。” 面對朱祁鈺,馬權度沒有選擇隱瞞。 朱祁鈺的目光轉向陳循,問道:“若設互市,合法交易可使百姓自肥,再者,從中收取稅收,陳尚書以為如何?” 聞言,陳循很痛快的搖了搖頭,回答道:“太宗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稀,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但太宗以商稅者,國家抑逐末之民,豈以為利;今夷人慕義遠來,乃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多矣,而不收其稅。” 換而言之,就是永樂帝看不上這些商稅。 朱祁鈺想了想,皺眉說道:“互市歸互市,朝貢歸朝貢,兩者不相關,不可?” “但來使魚龍混雜,不少商販摻雜其中,難以辨認。” 陳循很快回答道,古人又不是傻子,能想到的自然會去思考,但是技術的原因,比如鐵製品,就需要嚴格管控,但也只管控了寂寞。 思維的慣性十分強大,陳循很難從中跳開。 說到底,就是技術壁壘不夠強大,如果強大到別人無法仿製,那麼這些就不是問題。 朱祁鈺捏了捏眉間,問馬權度道:“你來找孤,是想從孤身上得到准許,但是,如陳尚書所說,你們太不老實了。” “這…”馬權度有些猶豫,但看了看郕王殿下,還是咬牙道:“琉球商販絕不可違販禁物,這些商販都是經過我王細選而出。” “嗯?” 朱祁鈺有些驚訝,然後就想到了一種可能。 搶生意! 太祖曾下詔:“今兩廣、浙江、福建愚民無知,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貨物,嚴禁絕之。” 這被下面的人搞成了禁海,而太宗也曾下令:“緣海軍民人等,近年以來,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國,今後不許。” 想著,朱祁鈺回憶起了那景泰帝曾對他說過:“福建沿海居民收販中國貨物,置造軍器,駕海船交接琉球國,招引為寇。” 這裡的琉球國不是大琉球,而是小琉球。 “你們通常是販賣什麼貨物?” 朱祁鈺發現,就算和景泰帝見過面,他所瞭解的大明還是少之又少。 “多以海螺殼、海巴(寶貝科)換取胡椒、乳香,而天朝所贈之物,也能換取鍋碗。” 馬權度可憐兮兮的說著。 朱祁鈺聞言,突然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貝殼就能換胡椒、乳香和鍋碗瓢盆,這些附屬國格局也太小了。 “多是在哪交易?老實說,孤不會拿你怎麼樣。” 放輕了語氣,朱祁鈺也怕馬權度被嚇壞了。 “福建泉、漳兩州。” 馬權度也老實交代,想給郕王殿下一個好印象。 “如何?” 卻見朱祁鈺轉頭問陳循。 “刺桐港與月港?確實有市舶司,貢使來往交易,也是正常。” 陳循稍微回憶了一下,敏銳的抓住了細節,福建內亂! “殿下是說,與鄧茂七有關?” 朱祁鈺閉上了雙眼,南方叛亂不斷,但是海上貿易也不斷,不能排除有人在養小寇寇。 “不好說,於尚書,”朱祁鈺目光看向于謙,問道:“若是有人蓄意為之,那該當如何?” 于謙皺眉深思,他之前沒有想過這種可能性,能做到這樣的,也只有朝堂諸公,就算不是他們,也和他們有關係。 見於謙沒有再說話,朱祁鈺再問道:“若海路無商船,那海盜劫什麼?難不成沿海那麼多海盜,都是搶魚獲?” 一語驚醒夢中人,于謙意識到,大明的海上貿易沒有因為皇帝的禁令而萎縮,相反,正在日益繁榮。 “我大明水師,未嘗一敗。” 雙眼燃起熊熊烈火,于謙咬著牙說道:“三保太監曾言: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 財富取之海,危險亦來自海上。 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 我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 臣原本不以為意,如今,若沿海不定,大明,永無寧日!” 只能說,不愧是于謙,一點就通。 “那孤的無敵艦隊,如今在何處?” 朱祁鈺都忍不住蒼蠅搓手了。 鄭和還在的時候,倭寇作亂,鄭和從寧波出海,跑到倭國,斥責倭王,倭王唯唯諾諾,連聲稱是,最後還自動自發地抓了一大群倭寇獻來。 不管這些倭寇是不是真的,但是當時大明海外的威嚴,是不容置疑的。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