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來看,也是有利於明軍對長崎的統治。
在長崎默默發展的時候,遠在京都的幕府,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明軍已經登陸長崎。
對於幕府來說,長崎這處極西之地,是幕府權力無法到達的地方。
而因為應永之亂的原因,足利義政的爺爺足利義滿,也不過是將幕府的權力延伸至周防、長門兩國,而兩國守護大內氏,表面雖然服從,但到底是不是真心實意,沒有人能確定。 本來的六國守護,被打成兩國守護,誰都會心有不甘。
足利義政也是繼承了他爺爺的政治傾向,就是想要削弱並抑制各地守護大名,不過,想法是美好的,當前足利義政也是剛親政不久,很多事情都要依靠政所執事以及其母和愛妾。
也不知道扶持足利義政的執事們是不是有意為之,放任其沉迷茶道和享樂。
因為如此,才會有如藤原氏那般在暗地裡偷偷積蓄力量的家族。
如今的幕府,可以說是群魔亂舞,各總領執事和將軍之母還有將軍側室都在爭奪幕府的主導權。
他們也都有各自站隊自己的大名,整個倭國其實早就是一個火藥桶,只是需要一個火星,將這個火藥桶給點燃。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明軍給予給藤原氏的各種鐵器,全面武裝了追隨藤原氏的武士。
在朱儀他們不知道的情況下,肥前國已經和筑前國發生了摩擦。
,!
大內氏名義上的守護雖然只有長門和周防兩國,可實際上,這種事情並不是幕府徵夷大將軍說一句就能算的。
極西之地,大內氏還是控制著筑前國和豐前國。
因為朱儀他們需要倭人來建設長崎,西海道的肥前國內各大名,自然將目光看向了筑前國這處比鄰的外來守護國。
人力不會突然長出來,大名之間相互掠奪人口的現象十分常見,也因此而時常發生戰爭和衝突。
當前的力度其實並沒有多大,各大名鼓勵手下的武士進行人口掠奪,並稱這種行為為【亂取】。
說白了就是人口買賣,只要大名沒有注意到,那就不是什麼事兒,對於大名而言,底層只要能交上足夠的年貢,剩下的死活,他們可不會管。
憑藉著大明所提供的鐵器,肥前國的武士在裝備上就比筑前國的武士還要強上不少。
肥前國中的大名,也是有強有弱,如松浦氏這樣擁有海盜的大名,能出動的武士肯定比大村氏這樣弱小的大名還要多。
因而,大村純忠才只能抓自己的領民,可像松浦氏這樣的,就完全不需要,直接讓武士出去搶就行了。
就筑前國武士那單薄的倭刀,甚至能被大明的軍刀給直接砍斷,這對於缺少護具的武士而言,可謂是致命的打擊。
被肥前國武士給掠奪回來的人口,男女老少都有,婦女小孩直接買賣,而男子則多是被抓去充當苦力,基本上也就是種田,最慘的就是被當成賤民,從事屠殺動物、清汙等一般人看不起的工作。
像是被抓到長崎建造港口的,便多是賤民這種人。
而安置賤民的地方,被倭人稱為【暗部】,這可不是什麼特務組織,只不過是一群不被當做人的人而已。
這樣的方式對於肥前國的大名而言,是最划算的方式,反正來自天朝的貴人,也不在意這些,只要有人力就行了。
:()大明:殿下請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