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2章 有政策就好辦事

天津府。

李賢雙手背在身後,沒和其他知府一樣,高坐垂堂,而是對天津各個廠區和各種工地進行視察。

作為大明最早的試驗地區,治安司、治安所的設立,讓知府的工作量少了許多。

這也讓李賢可以將重心放在經濟發展之上。

石磚街道被街邊的商戶灑了水漬,避免道路有飛塵。

站在工地前,身旁一個戴著竹編安全帽,看似工人,其實是工部下放的監工,指著前方,向李賢講解著:“這邊是宿舍,按京城景泰學校的規格建造,但規模比京城還要大上許多。”

“大概多久能完工?”

李賢看到的,是被人工挖出來的地基,絲毫看不出學校的樣子。

當前學校建設和廠房建設不一樣,廠房多是單層,只需要給磚牆挖好溝壑就可以開始壘砌牆磚,而學校這類高層建築,就需要挖出足夠深度的地基。

“年底可以完工,明年便能招生。”

監工的面板黝黑,絲毫沒有官員的形象,面對李賢的問話,笑呵呵回答著。

“這些工人都核實過了嗎?”

李賢看向基坑中正在不斷挖土的工人,按照現在大明政策,這類工人主要是面向流民,以法不既往的原則,吸收流民留在京畿,也是對地方土地兼併的一種打擊。

豪強能肆無忌憚的兼併土地,其中原因之一便是農戶變成佃戶,就算逃成流民,被找到之後也只能遣返回本地。

這樣根深蒂固的土地束縛,無論他們怎麼做,都不怕沒人幫他們種地。

朝廷清理了一波田冊,也只能做到還給一部分人,至於流民,對於地方的失望,如果當地豪強沒有被處置,那麼他們也不敢回鄉。

再者,京畿發展正是需要人力的時候,折中的做法,便是忽略掉一些法規,給流民一個正式的新身份。

說到底還是天高皇帝遠,在軍隊那些新退役的人準備好之前,就只能這麼做。

“皆是核查清楚,且工人之間都有互保。”

監工點頭回答著:“現在天津到處都在施工,最缺的就是施力氣的人,商會那邊還有組織從鄉下進城務工的,都有在府衙登記檔案。”

連帶著政策的支援,李賢感覺做起事情,比以前順暢多了。

“要注意施工安全,建材也要嚴抓,若是偷工減料,你知道後果,這可都是未來的苗子,要是出了大事,誰都擔不起。”

這話李賢最近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

“知府大人,這誰都知道,學校承建方是聖上,出資方是戶部,還有自己的審計,商會那邊,或許會收些人頭費,但其他的,沒人敢動心思。”

監工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來視察學校的,可不僅僅是知府,連帶著,工部、戶部還有聖人的人,都會不定時過來看一下。

當然,李賢會如此說,也是因為天津存在著私人施工隊,那些便是部分商會拉過來的人頭,開展施工可沒有像這裡要求高。

又轉了食堂和其他地區,李賢才從工地離開。

“知府大人,接下去是去天津碼頭。”

身邊的商輅開口提醒。

天津擁有河運、海運和陸運,朝廷不斷往天津輸送資源,開發基礎建設,也是因為北京城的發展需要依靠天津這一中轉站。

渤海的海運,自洪武開始,永樂規模最大,也是在永樂之後結束。

然後便是河陸兼用的運糧路線,其中河運最快,天津便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節點。

從唐朝開始,直沽寨便是南糧北運的水陸碼頭,元朝在這裡設立海津鎮,到了永樂才改名天津。

以前的鎮已經變成了府,這座由漕運發展起來的城市,原本就有著大量的腳伕。

在掃黑除惡之後,這些腳伕就經過府衙管理,開展正規化流程,不再像以前那樣,成為魚龍混雜之地。

當然,其中難免會有抱團現象,但是幫派,那是萬萬不敢的。

要說天津最熱鬧的地方,就屬於河運碼頭了。

因為以前的水路並用,所以大路也是連線著碼頭,一年四季,來往不絕,漸漸也形成了一種碼頭文化。

人群的聚集,自然吸引了路邊攤、雜耍以及各種商鋪都在這裡彙集,再加上一些海運的船也是從運河入海,途經碼頭,在這裡駐留也是常事。

官府馬車很有標示性,到了碼頭便停下。

李賢坐在馬車裡,遠遠就能聞到空氣中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