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對於把自己從百忙之中拖出來喝茶的朱祁鈺,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而朱祁鈺,當他知道了大明鄉村的裡甲制和老人制後,某種莫名的心悸產生。 似乎穿透了幾百年,看到了年輕的偉人為何要考察、調查農村。 見面是在客廳,這個地方,也多是閒聊,所以于謙一開始並沒有什麼思想準備。 “於尚書,快快入座。” 當看到朱祁鈺如此熱情,于謙頓時就提起了精神。 “謝陛下。” 行禮之後,于謙順著朱祁鈺的手指方向,坐到朱祁鈺身邊。 脊背挺得筆直,正襟危坐,于謙已經準備好了聖人那些突發奇想了。 “於尚書。” 捧過一杯茶,朱祁鈺才開口道:“對於鄉村的裡甲和里老會有何看法?” 于謙端著茶杯,遲遲沒有放到唇邊,許久後,將茶杯放回茶几,看向朱祁鈺,道:“以一百十戶為一里,推丁糧多者十戶為長,餘百戶為甲,甲凡十人,歲役里長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後以丁糧多寡為序,凡十年一週,曰排年。” “陛下,一個百戶村,十個里長,一戶里長,十戶甲首,此為黃冊之基礎。” “但是,一個里長管理全裡事務,可對於其餘幾位里長,監督和賦役管理,則是鞭長莫及。” 頓了一下,于謙繼續道:“因而,如今多為一百十戶為一里。” “因而,才有里老互補?” 朱祁鈺嘴角微翹,讓村裡的老人幫忙管理,在以孝治天下當下,處理鄉村大小事物上,有著以老為尊的方便。 聞言,于謙點了點頭,問道:“陛下對此感興趣?” “嗯,金尚書在徐州遇刺,緝事廠查出了些東西。” 朱祁鈺一邊說著,一邊將調查報告推向于謙。 “徐州沛縣連同周遭一眾鄉村,賭性成風,甚至堂而皇之在縣鎮開設賭場。” 于謙拿起檔案,看得認真,不過聽聖人所說,好像和尚書遇刺沒有什麼關係。 這也很正常,聖人的角度一直很新奇。 “朕叫你來,倒不是說金尚書遇刺之事,只不過,大明律本就嚴禁賭博,如此大規模的組織,必然有官府參與,就算沒參與,也有瞞報之嫌。” 朱祁鈺自顧自說著:“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地方缺乏發展,基層管理不嚴,比起尚書遇刺,朕覺得,更應該解決此民生問題。” 聽到最後,于謙已經放下檔案了。 揉了揉眉心,他有點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的心情。 按理說,尚書遇刺,乃是大案,可是,在聖人眼中,卻看向當地民生髮展,如此奇怪的角度,作為領導,他還是第一次遇見。 “那陛下是覺得,要從里長、里老這方面下手?” 于謙皺著眉,這事隨便一想都知道,攤子太大了,不亞於開國之初,面對人才匱乏的情況。 “朕說過,發展是一切根本,而發展中的問題,就需要用發展來解決。” 朱祁鈺收斂神情,還不忘指了指于謙面前的茶杯,看于謙端起品茶,他才繼續道:“若是徐州及周邊縣鎮發展的好,那麼就不會有如此多遊手好閒之人,相對的,馬匪山匪乃至流民也不會存在,自然不會讓人有機可乘。” “是有點道理,不過,陛下,若不利用匪類與流民,有心之人也總有可利用之人。” 于謙皺著眉稍微反駁一句。 “那便是發展不夠,基層治理不完善,導致地方各為其主,並非心服朝廷所致。” 朱祁鈺直截了當回答,于謙覺得有幾分道理,但卻又覺得缺少了什麼。 看到于謙沉思,朱祁鈺轉而追問,道:“於尚書,你所忠誠的是誰?” 聞言,于謙猛然抬頭,看向朱祁鈺,這個問題,若是別人,並不敏感,但是對於朱祁鈺和于謙來說,就有些敏感了。 “大明。” 沒有多少猶豫,于謙脫口而出。 “那麼大明是什麼?” 朱祁鈺並不在意,這是彼此都知道的事情。 本來,來景仁宮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于謙,這連番跳躍的問題,實在讓他有些應接不暇。 而朱祁鈺也知道,于謙所說的大明,其實就是天下,可是,天下太寬泛了。 “是朕?還是朝廷?還是億兆百姓?” 雖然聽上去,這些和基層管理沒有什麼關係,但實際上,這很關鍵。 “若大明是國,那麼,這個國有多大?誰算是大明國的子民?遼地邊民算不算?苗疆苗民算不算?” 朱祁鈺手指敲在茶几上,將於謙的目光吸引回來,才繼續道:“湖廣苗亂,之所以得以平息,除了強大的軍事實力,還有像黃鎬一樣的官員深入基層治理,將苗人視作大明的人。” “可在此之前,羈縻制下,皆是各為其主,為國為民,模糊不明確,地方官吏乃至鄉間裡正,雖知朝廷,但是皇帝換誰都一樣,哪怕是夷人。” 這點,從胡元就能看出來。 雖然朱元璋在討元檄文中,言: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 同時也豎起了: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