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名戰士。作為軍長,他不可能為了七名戰士而丟下上千名戰士。

前線的戰鬥還在繼續,“六加一”空降兵小分隊的行動仍未結束!

****

新書期間,求票求收藏求支援!

第三十四章 分秒必爭(新書求票)

即便是非專業偵察兵,用無線電定位器標定臺軍防禦工事的位置也算不上難事。

與島內另外八座大港,即淡水港、基隆港、蘇澳港、花蓮港、臺東港、南灣港、高雄港與臺南港相比,臺中港直接面向臺灣海峽,距離大陸最近。

因為臺灣海峽過於狹窄,不適合大型艦艇活動,所以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臺軍就沒在臺中港部署大型艦船,後來連小型艦艇也轉駐臺南港與基隆港。

如果不是這些年方興未艾旅遊熱,特別是兩岸直通旅遊航線,臺中港很有可能因為當局的某些政策,成為島上最先衰落的港口。

旅遊再熱,也改變不了臺中港的戰略價值。

從臺軍立場出發,只要共軍不打算沿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路線進軍,即首先攻佔澎湖列島,再在臺島相對平坦的東南部地區登陸,就別無他法,只能在臺中地區上岸,拼盡全力佔領與控制檯中港。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澎湖列島早已變成軍事要塞。

攻打澎湖列島不但要付出巨大代價,還會喪失進軍臺島的突然性。考慮到外來干預等不確定因素,在澎湖列島浪費時間,等於輸掉臺海戰爭。

雖然臺軍希望共軍進攻澎湖列島,但是雙方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關鍵不是橫垣在海峽中央的列島,而是臺中港。

為了加強臺中港的防禦,將臺中港變成登島共軍的葬身之地,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即臺灣當局放棄了“反攻大陸”的戰略之後,臺軍就有組織有規劃的在臺中港及其周邊地區建起了島上最複雜、也是最完善的岸防工事群。

葉振邦他們尋找的就是臺軍的岸防工事群。

雖然設定岸防工事的時候,臺軍考慮過來自內陸、特別是清泉崗機場的威脅,但是臺軍肯定沒想到,大陸空降兵能在兩天之內拿下清泉崗機場,並且在立足未穩的時候出動幾乎全部兵力攻打臺中港。

港口外圍防線被突破之後,這些朝向大海的岸防工事也失去了價值。

陶安康確定那排看上去像是高速護坎的混凝土建築群是臺軍的機槍堡壘後,葉振邦用低膛壓發射槍將設定好工作頻率的無線電定位器投了過去。趕在被臺軍發現前,兩人悄悄退入密林,叫上留在後面的甄志明,繼續朝港區方向前進。

無線電定位器以間發方式工作,即間歇性的發出特定無線電訊號。

因為絕大部分無線電偵測裝置都只能鎖定持續工作的無線電裝置,所以就算臺軍截獲了無線電定位器發出的訊號,也無法確定其準確位置,更不可能在轟炸到來之前破解有著特別意義的加密資訊。

這些技術上的問題與葉振邦等空降兵幾乎無關。

他們要做的,就是在發現值得轟炸的目標後,為無線電定位器在五種工作頻率中選擇合適的一種,然後投到目標所在處。五種工作頻率都有特別含義,比如“x1”表示隱蔽的反步兵火力點、“y1”表示地下的重要軍事設施。收到這些帶有特別含義的資訊後,空軍就能做出相應安排,比如選擇合適的彈藥。

快到達林線處,葉振邦突然收住步伐。

陶安康非常機靈,迅速閃到左側。甄志明的反應仍然比較遲鈍,如果不是被陶安康擋了一下,肯定會撞到葉振邦。

比劃出“隱蔽”的手語後,葉振邦緩緩蹲下,將右手撐在地面上感受了一陣,才貓著腰朝密林外走去。

見到葉振邦那略顯緊張的舉動,甄志明立即拔出只能用來自衛的手槍。

陶安康朝軍醫壓了壓手,讓他呆在後面,然後端著狙擊步槍、與葉振邦保持五米以上的距離、小心翼翼的來到林線處。

密林外就是被灰濛濛的夜幕籠罩著的臺中港。

見到葉振邦朝他招收,陶安康才靠了過去。

“看到了嗎?”葉振邦的聲音壓得很低。

陶安康微微皺了下眉頭,端起狙擊步槍,透過微光夜視瞄準鏡朝葉振邦指著的地方看去。

“步兵,不少於一個連,正在設定防禦陣地。”

“至少有兩個連,也許是一個營。”陶安康放下狙擊步槍,同樣壓低聲音說道,“還有幾臺軍用車輛,看不清具體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