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美日聯軍即將再次發動進攻。
而且是戰略進攻!與之相比,中**隊的問題就非常突出了。
雖然一個月下來,各主要集團軍得到了充分休整,新編集團軍的戰鬥力也有所提升,還有十多個民兵大隊得到了正式番號,成為主力部隊,但是各部隊的缺員情況特別嚴重,特別缺乏經驗豐富的老兵。
要知道,在彰武會戰中,中**隊的傷亡也不小”對羅耀武來說,最大的問題還是缺乏裝備。
以前可以依靠東北地區的軍工生產體系,及時得到各類武器裝備,彈藥更不是問題。
瀋陽淪陷後,只有部分生產彈藥的軍工廠撤了下來,並且依靠秦皇島、天津等地的工業區,實現了再生產,彈藥問題得到解決,可是重灌備卻嚴重匿乏。
不是中國生產不了重灌備,而是內地軍工廠生產的重灌備主要提供給了東南戰場。
在六月份,也只有東南戰場那邊有戰鬥,而東北這邊相對平靜,也就沒有重點補充東北軍的損失。
當然,這其中肯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只是羅耀武解決不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麻煩困擾著羅耀武。
就拿糧食物資來說,雖然搶到了美日聯軍的給養,但是羅耀武並沒高興起來,因為他丟掉了吉林與黑龍江。
還得在分配糧食物資的時候講“政治覺悟到底該怎麼講覺悟,羅耀武不知道。
他只知道,把糧食分出去,軍隊作戰就會受到影響!〔〕
''
第一百二十七章麻煩不斷
二然誰都知道。
彰武會戰取得了了不起的戰略勝利。
狂刀“制小利局面,讓中**隊掌握了有限的主動權,但是在某些人眼裡,彰武會戰應該打得更好一點,在戰術與戰役上的失敗可以避免,甚至連戰略上的損失都不應該。
會戰結束後,羅耀武接受了一次非正式的秘密調查。
這讓他很惱火,也很冒火。
因為調查物件是他在戰役後期下達的“清野令”會戰結束前,為了守住彰武,讓輻重部隊與滯留在前線的主力部隊撤下來,羅耀武不得不命令在康平打阻擊的第十六集團軍火速撤回彰武,直到第十五集團軍撤回來。
才跟隨抬重部隊撤走。
如此一來,康平肯定守不住小淪陷只是遲早的事情。
受此影響,羅耀武在這個時候向進入吉林、黑龍江的游擊隊,以及當地政府下達了燒光所有無法運走的餘糧的命令,並且讓游擊隊在秋收之後處理多餘的秋糧,絕不把一顆糧食留給敵人。
這就是“清野令”可以說,這道命令沒有錯。
要想堅持抗戰。
就得堅壁清野,不能給敵人留下任何可用的物資。
再說了,美國一直宣稱這是一場正義的戰爭,就不可能對平民下手。
事實也證明,羅耀武的這道命令下得非常及時。
彰武會戰結束不到五天,惱羞成怒的日軍就派遣兩個師團,從康平經鐵嶺市,進入吉林四平。
與此同時。
美日聯軍加強了對內蒙地區交通線路的轟炸力度,重點打擊向內地運送糧食物資的車隊。
雖然羅耀武組織起的民兵仍然把不少物資送了過來,但是在美日聯軍的空中絞殺下,運送物資變得越來越艱難。
到六月中旬,每運送十噸物資,就有七噸在路上被炸燬,平均運送一百噸物資就會傷亡三名民兵。
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了!進入吉林的日軍並沒燒殺搶掠,畢竟這不是日本主導的戰爭,在美國龐大生產力的支援下,美日聯軍也不缺乏物資,不需要搶掠平民的糧食。
與之相反,為了維持地方秩序,塑造一個良好的形象,以此削弱游擊隊的影響力,日軍還必須按照美軍的指示。
向佔領區的民眾奮發糧食物資。
也就是說,“清野令”實際止增加了美日聯軍的後勤保障負擔。
正是如此。
這起針對羅耀武的調查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只不過,羅耀武並沒就此罷手。
調查團成員剛剛離開,他就命令在敵後活動的游擊隊擴大清野範圍,即在徵得民眾同意之後,燒光所有糧食。
全去找佔領軍要吃要喝。
結果短短十多天,就有數百萬平民湧入佔領區。
這下,美日聯軍不給糧食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