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支援火力,正是伴隨進攻的坦克戰車提供的直射炮火。
雖然在很多時候,因為坦克炮的仰角有限,無法對付高層建築物裡的目標,但是步兵戰車上的機關炮有足夠大的仰角,而且幾乎沒有一種建築物的外牆能夠擋住機關炮彈,機關炮的密集彈雨更是守軍的噩夢。
當然,在城市戰中,最有效的攻堅利器是自行高射炮。
只不過,美軍從來不擔心制空權,也就沒有為部隊配備自行高射炮,反而是日軍裝備了不少自行高射炮。
正是如此,在進攻的時候,美軍往往會要求協同作戰的日軍出動幾輛自行高射炮,跟在裝甲部隊的後面。如果遇到有人守衛的高樓大廈,日軍的高射炮就能在幾公里之外,用雨點般的炮彈將建築物內的守軍趕出來。
這些作戰技巧,在教科書裡都是學不到的,只能在戰場上總結。
在進攻方向上,e集團軍也沒有耍多少手段。
當時,美軍前線指揮官將第一騎兵師放在了北面,第二裝甲師則放在南面,兩個師各得到了兩個日軍二線師團的加強,而第三個美軍主力師則跟在最後面,專門對付那些滲透到戰線後方的東北軍。
兩路美軍幾乎平行推進,一邊停下來,另外一邊也會停止進攻。
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儘量避免形成突出部,不給東北軍反擊機會。
可以說,這也是對付防守反擊戰術的最有效辦法。
只要美軍將戰線保持平行,兩路進攻部隊就能相互策應,在必要的時候還能做到相互掩護與相互支援。
比如在十二月二十八日的戰鬥中,東北軍就集中兵力打擊北面的第一騎兵師。戰鬥開始後不久,第二裝甲師就從南面投入戰鬥,攻擊了東北軍的右翼戰線,連續撕開了東北軍在這邊設定的三道防線。在側翼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東北軍不得不放棄反擊行動。如果不是前線指揮官及時下達了分散撤退的命令,恐怕當時已經與第一騎兵師撕殺在一起的反擊部隊連離開戰場的機會都沒有。
正如前面提到的,這樣的進攻行動,不會很迅速,卻非常沉穩有力。
聖誕節期間,e集團軍就將戰線往前推進了好幾公里。
到十二月三十一日夜間,e集團軍基本上控制了北辰區、河北區與紅橋區,並且進入了南開區,在河東區與東麗區北面也開啟了局面。
也就是說,僅僅一週,e集團軍就攻佔了半個天津主城區。
要知道,在此之前,c集團軍與d集團軍用了一個月,也沒能開啟局面,甚至沒有能夠對東北軍的主要防區構成威脅。
只不過,e集團軍的“迅速進攻”也在這個時候到頭了。
經過一週的戰鬥,第二十六集團軍的司令員也認識到,要想迅速擊潰美軍,肯定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當時,就連羅耀武也發現,面對e集團軍,東北軍在此之前採取的防禦戰術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萬幸的是,羅耀武身邊有一個很有分量的“參謀”。
在第二十六集團軍連連後退的時候,陳必時也在密切關注天津戰場上的局勢,並且對美軍的進攻戰術做了總結。
在羅耀武徵求意見的時候,陳必時只提到了一點,即儘量確保防區的兵力密度,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得透過破壞主城區裡的建築物來阻擋美軍。
雖然當時很多人多對陳必時的建議持懷疑態度,畢竟在南京戰場上,東南軍就採用了這一戰術,最終卻沒有能夠擋住美軍,也沒能守住南京,但是羅耀武卻立即認識到了這個建議的巨大價值。
東南軍沒有守住南京,主要問題是兵力不足,而不是戰術出了問題。
事實上,在南京保衛戰中,東南軍能在幾乎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將近三萬美軍送去見上帝,靠的就是正確的戰術。
與東南軍相比,東北軍至少不存在兵力不足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打到這個時候,美日聯軍在前線作戰的就只有e集團軍,而且三個美軍主力師全部進入了主城區,留在外面的,幾乎都是日軍的二線師團。當時,日軍承諾提供給e集團軍的八個主力師團還在瀋陽接受整編呢,最快也要到一月中旬才能到達前線,根本不可能參與攻打天津的作戰行動。
也就是說,東北軍獲得了非常寶貴的反擊機會。
事實上,羅耀武手裡並不缺乏反擊部隊。在戰場北面,守著北京南大門的第十六集團軍與第四十集團軍各有一個摩步師,而且兩個師的建制都比較健全,在之前的戰鬥中並沒遭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