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吧?”
張茂全不解地搖搖頭,再次問,“少爺為何突然說起此事來?”
孫毓培嘆了一聲,“此人怕正是蘇小姐的外祖父”
“啊?”張茂全驚呼一聲,眼睛一瞬不瞬的盯著孫毓培。
孫毓培唇角扯出一抹苦笑,不過片刻即收回,又道,“後來我恍惚聽大伯說過,此人的先祖乃是徽州婺源朱氏一族”
張茂全再次吃驚地張大眼睛,“這麼說……這麼說,蘇小姐也算是名門之後?”
孫毓培搖頭,“江南朱姓人家,多與婺源朱氏同宗,在世人眼中,朱聖人的光環早已不在。現今也不過是普通的讀書人家。不過,聽她所言,其兩位舅父似在在朝為官……”
張茂全明白了。幾百年過去,先祖的榮光已照不到後世子孫。當然,若子孫爭氣,這名門之後的稱號,卻還是能叫得起來地。
想到此處,突然替孫毓培高興起來,“少爺,不管蘇小姐舅父官職如何,總是容易了許多。”
孫毓培斜了他一眼,“什麼容易許多?”
張茂全呵呵笑道,“少爺近日為何避著夫人,老奴是知道的。老奴定然在李家小姐到來之前,將杭州的事兒打探清楚。”
孫毓培一閃過後的喜悅,此時心頭突地又沉下來。對於她,他實在沒把握……
孫毓培前腳走,張荀後腳過來支銀子,“小姐,幾個村子裡因過年積了不少貨物未收回,今兒天氣好,我帶人去收了來。”
是,今日是個好天氣,陽光明媚,一絲風也無,空氣中帶著早春的氣息,蘇瑾想了想,一邊進東廂房支取銀子,一邊道,“今兒我也跟著你出去轉轉。”
“好咧。”張荀應了一聲,抱著銀子匆匆往院外走,“那我這就去趕車。”說著在院中瞄了一眼。似是在找什麼。
蘇瑾笑道,“小青也會去地。”
張荀一張臉“轟”地紅了。結結巴巴地道,“小姐說什麼。”慌慌張張跑了。
蘇瑾立在東廂門口,笑彎了腰。
梁小青自鋪子裡進來,先是訝異,“孫公子這般快便走了?”又奇怪的問,“小姐笑什麼?”
蘇瑾搖搖頭,梁小青也滿十五歲了,正是該說親的年紀,這事回頭與常氏私下先說說?恍惚聽張荀說,其它就在城郊,家中雖是普通的莊戶人家,家境不算甚好,但自家也不是大福之家,關鍵是張荀這人不錯,配小青正適合。
叫她進屋換衣裳。不多時張荀趕著馬車過來,後面跟著兩個小夥計,趕的卻是太平車。
蘇瑾到鋪子裡和梁富貴打了招呼,帶著梁小青上了馬車。
此時,那場冬雪已只剩下點點白雪,田裡的麥苗經過雪水的滋潤,返了青,綠油油的,讓人心頭舒暢。
蘇瑾將車簾撩起,趴在車窗上,大口大口的吸著雪氣混著苗麥青草香的空氣。望著空曠的田野發呆,想象著,若能自由自在的在其上奔跑,放放風箏,抑或在春花爛漫時,尋一處美景,只發呆曬曬太陽也是好地。
蘇家固定做鞋子的這幾個村子,因結帳及時,工錢也算豐厚,愈來愈多的婦人在空閒的時候,開始做蘇家的鞋子。
這次因過年,有近一個月未來收貨,這次一個村子竟能收四五百雙。收完第二個村子,已到了午飯時,張荀熟門熟路帶著這一行人到三村相交處的小飯館,一腳踏進去,竟意外的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蘇瑾未及出聲,梁小青已搶先叫道,“陸公子”
最裡面一桌子,坐著三個書生,正對門的那人,聞聲抬頭,俊朗的臉上浮上笑意,起身行禮,“蘇小姐,小青姑娘。”
蘇瑾回禮,“沒想到在此處也能碰到陸公子。”
陸仲晗尚未回話,桌上另一人起身道,“蘇小姐好。”
蘇瑾盯睛看去,也笑,“原來趙陳二位公子也在。此時可不是踏青的季節”
陳尚英呵呵笑道,“書院有位要好的同窗,其母病重,我等結伴來探望。他家中忙亂,不好再叫他們整治午飯。”
“原是這樣”蘇瑾瞭然點頭。
“即有幸在此相遇,大家又是相識,不若我們合坐一處可好?”趙君正眼睛斜了斜陸仲晗,笑著建議。
蘇瑾眼睛掃過幾人腳面,笑道,“也好,蘇瑾是該做個東家,以謝各位。”
“謝我們什麼?”陳尚英一邊移椅子一邊道。
蘇瑾大方施禮坐下,“謝各位早先出手相助,謝各位看顧我家的生意。”
陳尚英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