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
隨即起身還禮,斂起笑意,正色道,“陸夫人無須多禮。不怕陸夫人著惱,閔某此行此舉只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
168章 接風(二)
168章 接風(二)
蘇瑾因這話笑了。她對眼前這位閔公子瞭解不多,但能與孫毓培不遠幾千裡來到忻州,當不是一般的情誼。這讓她想起前世的那些朋友,僅有的兩個,雖然不常見面,但任何時候,只要自己有難處,有困頓,一個電話打過去,她們總能傾盡全力給予幫助,並堅定的站在她這邊,而不問對錯……當然,她亦如是。
人生在世,因有溫暖的家人而幸福,因有親密的朋友而幸福。
再次行禮致謝,請閔晨入席。
孫毓培仍未回來,蘇瑾便接著方才的話頭繼續往下說,“……邸店雖需的本錢少,掙銀子卻也慢。我這裡還有一個想法,閔公子聽聽如何?”
閔晨因這話笑了,轉著手中的杯子,轉了半晌,才掀起眼皮,看向對面地女子,別有深意一笑,“陸夫人可是在補償?”
蘇瑾微微一怔,盯著眼前的茶杯,看了一會兒,她抬頭笑道,“閔公子說笑了,蘇瑾只不過對朋友一向坦城而已。”
閔晨哈哈一笑,自斟了一杯酒,挑眉笑道,“陸夫人放心,孫記與閔家從不以勢壓人……”
“……當然,必要的時候除外”蘇瑾接過話頭。又笑著反問,“不是麼?”
“哈”閔晨仰頭一笑,低頭思量片刻,點頭,“確實”
是啊,人生在世誰敢說自己不會拿自己擁有的東西,去對付認為虧欠了你的人?這“虧欠”意不管外人如何評說,只單自己心頭過不去這個坎,便會無限地恨著。手邊有能絕對壓倒對方的東西,誰會放任不用?聽他承認,蘇瑾笑了,微嘆一聲。又將話頭轉到方才所說的事情之上,“我這裡倒有另一個想法,閔公子可聽聽?”
“請說”閔晨收了笑意,點點頭。
“……忻州城雖不比江南各府,但其亦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些日子,聽過路的商賈說起,草原深處雖不斷有小商隊出入,卻一直沒有成氣候地大商號出沒。雖然貨物照樣販賣,但卻沒能稱霸關外各部落的商號……”說到這兒,蘇瑾停了下來,看向對面的人,等看他的反應。
閔晨以指摩挲著下巴,“陸夫人的意思是這大商號由我和孫家來做麼?”
蘇瑾點頭,“以孫記和閔家的財力,要做到固定與各個部落定時互市,叫他們能將你們兩家牢牢記住,只與你們兩家交易,雖有些困難,卻也並非不可實現。”
這是自張荀等人轉述的訊息中,蘇瑾總結出來的。這話說白了,便是關外那廣袤的土地上,現在並沒有一家真正有資本的商號。空白的市場,沒有真正的霸主,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誰早先入主一步,便可搶得先機,輕易佔據霸主地位。
出關淘金的小商人也許曾關注過,但無奈資本有限,感嘆一番便丟下了。而大明朝的大賈們多將目光投在富庶平安之地……
看對面的人點頭,她接著道,“……若能做到這一點,關外的利頭可大著呢。且遊牧民族一向心思耿直,只要二位誠信,必能贏得他們的信賴……必要時,有些小方法亦可一用……”
“哦?”伴著一陣腳步聲,孫毓培出現在雅室門口,大步行來,在對面坐下,方才問道,“什麼小方法?”
蘇瑾微怔,莫不是在外面都聽到了麼?笑了下接著道,“比若說茶。在出茶時,叫茶農們每塊茶磚,多制一兩。標明一斤的茶磚,實則是一斤一兩,搭送他們一兩。……比若說比綢緞,每匹多送一尺兩尺,這些搭送的貨物與自關外掙的銀子比起來,根本算不得什麼卻能將孫閔兩家商號的名頭傳遍整個關外。各部落的牧民們對中原的商號並不熟悉,經口口相傳之後,不出幾年,或整個關外便是孫閔兩家的天下了……”
“嘖”閔晨一口將杯中酒喝乾,饒有興致的打量蘇瑾,眯眼笑起來,“陸夫人可知你說的這些話,對於商號而言,乃是……乃是密而不宣地?生怕被人聽了去,學了去,你卻談笑間便送了我們這麼大地人情。”
蘇瑾當然知道。可她沒資本,這些事想做也做不了。生意場上的事就是如此無奈,沒有資本,空有想法,也是行不通地。
不過,她笑了下道,“這番道理倒也並非什麼機密之事,但凡熟悉關外的行商大約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