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笑道,“毓培,想要自己做主,你就要放棄那些你已經習慣的東西。……習慣了二十年的東西。哈,這點你沒我有經驗……”
說著,他一拍馬,躥出五六步遠,回頭大叫,“走不走?去歸寧府還是去忻州?”
孫毓培將手握了又握,突然一拍馬,如風一般自張保一行人的身側掠過,“去忻州”
…………………………………………………………………………
咳,向天發誓,我不想故意虐小孫。晚上還有一章,補昨天的。
163章 忻州
163章 忻州
忻州至歸寧府約九百里。商隊以每天百里的速度前行,在二月初到達忻州城。
自歸寧府出發時,滿目的蕭瑟,而如今這蕭瑟之中,已透出青黃的綠意,蘇瑾扶著幾乎被馬車顛斷的腰,自馬車中伸頭來,向前張望,前方不遠處,這是一座完全陌生的城池,那古樸而破舊的城牆下,一隊隊風塵僕僕的商人排隊等候入城,馬背上騾子背上,是一袋一袋的貨物。
在來的路上,她們一行遇到不少商人,在與他們簡略的交談中得知,這些商人有販茶貨,有販鹽貨亦有糖和麵粉,絲綢布匹亦有。其餘還有販鐵鍋菜刀以及馬鞍等物。總之草原上沒有商品,皆有人販賣。
這其中有些商人只打算到忻州城內將貨物兌與他人,從中賺個差價,並不打算深入草原,在路上碰到的,有一半以上的商人,都如姚大郎一般,不想將貨物賤賣給他人,而選擇深入草原,與關外的遊牧民族面對面交易,雖然風險大,利潤卻豐厚。當然,資本回攏的週期也長。
蘇瑾這一路上,不斷與那些商人交談,從他們嘴裡得到更多更詳細的資訊。而這些資訊,被她消化之後,已在其中找到不少商機。
商隊緩緩過了深而古舊的城門,馬車重新出現在陽光下。
蘇瑾縮回頭,陸仲晗將看到一半兒的書放下,含笑問,“累麼?”
“累,但極愉快”蘇瑾笑了下,伸頭掃過他方才看的書,想了下道,“明**便啟程罷。忻州至京城亦不近,莫路上耽擱了。”
陸仲晗扭頭挑簾身側的窗簾,外面熱鬧的聲浪更加清晰,看了好一會兒,才放下窗簾,答非所問,“忻州城倒是出人意料的繁華。”
蘇瑾笑了下,不再說話。路上幾次提到這個話題,他均避而不談。可見是打定主意等她安定下才肯定動身。
“已進入二月裡,官府當是已開了印。待會兒到了住處,叫阮大與我走一遭兒,探探這執照如何辦理。”陸仲晗看著她氣餒的樣子,溫潤一笑,執起她的手,合在掌中暖著,又輕笑,“都道脾氣不好地人,手腳易涼,可見這話是真的。”
蘇瑾手沒動,卻咬唇笑了,“哪個說我脾氣不好?與我家做生意地人,都曉得我脾氣甚好,且心懷寬廣……”
“那是壓著的,不是麼?”陸仲晗也跟著一笑。
蘇瑾嘿嘿笑了兩聲。沒辦法接這話。不知道他是從哪裡知道的,事實上,她的脾氣確實不算好。在蘇瑾兒安靜的面容下,即使強壓著,也總有探制不住地時候,一股一股的躁動,在胸腔內左衝右突,憋得極難受。
“小姐,客棧到了”梁小青的聲音在外面響起,蘇瑾忙抽出手來,應了一下。陸仲晗先一步跳下車,立在車側,扶著她的手,將她引下馬車。
一路上地商人早已習慣他這樣,看見此情景,皆是對視一笑,蘇瑾被笑得赫然,抽出手來,打量眼前的客棧和身後的街道。
忻州城的繁華和歸寧府不同。歸寧府的繁華中帶著股市井之氣,帶著股胭脂之氣,運河之內往來的船上裝載著的亦是金光閃閃的貨物,那繁華是帶著奢靡地,雖然她沒機會在其中好好感受一番。
但忻州城的繁華卻是一種古樸的蒼茫,它的繁華來自於那一隊隊緩緩而過的商隊,以及牛馬騾背上馱著的各色破舊的包裹,商人們亦是樸素的,面容看起來皆有滄桑風塵之感。這一路行來,無論身家多少,極少能看到如歸寧府的商人那般,錦衣華服,他們身上的衣衫多為布草,更有甚者衣衫多處打有補丁,但你並不能因此而判斷他們並沒有家財。
這大約便是行商與坐商的不同。
風中的氣息亦帶著從關外吹來的蒼茫氣息,二月的天空,比歸寧府的更藍,更高遠,這個時節尚不容易看到的大朵成形雲朵,而這裡卻清晰可見。
異鄉異地異樣的氣息,蘇瑾不禁微笑起來,仰頭看了好一會兒,才低下頭,看著陸仲晗笑道,“這地方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