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定東南西北?

主流媒體的集體沉默,越發激發了大家對《越女劍》的熱情,某些敏感的時評人已經大致判斷出箇中因由,少不了一番冷嘲熱諷,韓朔甚至直白地譏諷道:“本來他們昨晚上已經在電話裡跟自己的老夥伴說好,要把獎發給他,不料這樣一篇文章的突然出現,讓他們頓時慌了,芳心不禁為之大亂……”

時評人之所以說出這些刻薄的話,倒也不全是他們故意找碴,文化界互相吹捧,彼此發獎的現象時有發生,部分人畫地為圈,對異己者進行打壓的事情也屢見不鮮。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道7月份的尾巴,中華rì報突然刊登了復旦知名學者陳石讓教授的一篇文章《為歷史補妝》,文章對《越女劍》進行了高度讚揚,認為作者巧妙的利用了吳越爭霸的歷史事件,別出心裁地敷衍出了一則動人的故事,陳教授把歷史比作一個“小姑娘”,指出自古以來,歷史就任由後人不住塗抹,或為帝王家做傳,或揭帝王家的短。

《越女劍》以輕靈的筆觸把越國滅吳、范蠡退隱等歷史事件進行了繪聲繪sè地呈現,是故事和史實相結合的一次典範,作者塑造出的越女阿青乃至美女西施,共同為那個硝煙瀰漫的年代塗上一層胭脂水粉,構思之巧令人歎服,本文不愧短篇中的佳作,小說中的jīng品!

……

陳石讓這篇文章發表在中華rì報副刊上,這是主流媒體第一次對《越女劍》流露表情,其他蓄勢已久的各家媒體,迅速把早已準備好的稿件刊出。

早在網路上確定王者地位的《越女劍》終於大搖大擺地進入主流視線,德高望重的陳石讓教授鐵口直斷《越女劍》是短篇jīng品,那麼之後的言論大多是圍繞這點展開。

“《越女劍》文筆純熟,構思jīng妙絕倫,令人讀之嘴角噙香。”

“chūn秋末年那一抹令人心動的綠sè,也談《越女劍》對歷史的妙用。”

……

當然,除了讚揚之外,也有部分媒體以瑕不掩瑜地口吻對《越女劍》進行批評,認為故事中的越女劍法高得太過於離譜,居然面對千人圍攻還能進退自如,除非神仙下凡才能做到,另外,越國滅吳是經過一系列卓有成效地準備和佈局之後才完成的壯舉,過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只學一套劍法就天下無敵。

不論如何,大家對“《越女劍》是短篇佳構”的定論已然毫無異議,至於這篇故事到底能在大賽中走多遠,大家儘可保持期待。

……

由小論壇到大論壇,再到微型部落格,接著被網路大V轉發評論,最終進入主流媒體視線,《越女劍》的走紅之路可謂中規中矩,所以,接下來,大家的注意力順其自然地要轉移到作者身上。

不過遺憾的是,這篇小說的作者低調的令人髮指,清高地拒絕了所有媒體的採訪,網友們經受不住好奇心的驅使,開始集體逼宮大賽組委會,要求作者給點反應。

“傳奇盃”組委會表示正在溝通,不久會給大家一個交代。

不久之後,《越女劍》作者果然做出反應,他透過徵文大賽網站主頁的公告位對大家的支援表示感謝和肯定,最後他簡單地自我介紹了一下: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大江湖》畔的古庸生,那個人就是我呀!”

第四十三章 餘波(上)

“你們還記得大江湖畔的古庸生嗎,那個人就是我呀。”

始終保持沉默的柳敬亭一直在等這句話,自從在電視上看到徵文的廣告之後,他就開始在心裡構思這個反擊,其實算不上什麼多麼了不起的局,就是一個人被罵煩躁了,想回兩句而已,主要還是順勢。

從網上了解了一下相關的投稿規則,然後把《越女劍》遞了過去。

儘管對這篇小說充滿著強大的自信,但是柳敬亭也沒有對特等獎或者一二三等獎報過多大期望,因為在他心目中,獎金越高的比賽距離真正的公平就越遠,至於涉及到相關部門什麼的比賽,更是深不可測。

柳敬亭仍然堅持投稿的原因有三個,一是《越女劍》實在是太切比賽的題,二是他相信這篇故事在網路投票環節能放出異彩,即便後期沒有任何獎項,但故事本身的獨特魅力終究會為自己贏得應有的評價。

第三點,也是特別重要的一點,他需要提前給大家做個預告,除去《龍虎》不提,《七劍下天山》和《白髮魔女傳》都算是梁羽生先生的代表作,梁氏風格已經十分明顯,等到這兩部作品全部出來之後,之後他無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