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不順心的話,那就在於年齡這一點。
不知道其它的嬰兒是怎麼度過幼年的。或者正是由於那些普通的嬰兒沒有成人的思維,所以會過得很舒服。可他,一個前後加起來二十多歲的成年人,在一個嬰兒的軀體裡生存,關鍵是他擁有成人的思想,但沒有成人對身體的控制能力。這一點讓他覺得分外彆扭。
最難過的是最開始的時候,餓的時候只能哇哇大哭,不能控制大小便。沒有人可以和自己交流,還要為了應和大人們的挑逗而裝出“天真無邪”的笑臉。這些也就算了,最最無法忍受的是:他真的是太無聊了!所以,大多數時候,他都在睡覺。
後來,他學會了爬行,便常常趁大人不注意爬到爸爸的書房去。冉松寒的書房相當壯觀,作為一個書香世家出身的子弟,他對文學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是古典文學。
這從三姐弟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書房裡四面牆除了門所在的那面牆外,其它三面全都擺滿了書架,上面分門別類的放滿了書。不僅限於文學,冉松寒對諸如歷史、地理、音樂等方面也有涉獵,所以這方面的書也有不少。
所以,很多時候,一家人遍尋不到冉雲岫的時候,只要到書房,就可以看到小小的孩子費力地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著。
第一次發現他這一奇怪的舉動的時候,冉松寒非常興奮,直說不愧是自己的兒子,骨子裡天生對書充滿了喜愛。所以,在仔細觀察他真的是在“看”,而沒有做出破壞活動後,家裡人倒默許了他的這一舉動。
不過,對他這一不同尋常的行為,林涓還是很擔心。還和冉松寒諮詢過兒童心理醫生,也帶他去醫院檢查過。最後的結果竟然是:他的智力比一般人要高出很多,是不折不扣的天才,而天才是註定與眾不同的。
對於這個結果冉氏夫婦是有喜有憂,而冉雲岫自己,則是哭笑不得。雖然不想被扣上天才的帽子,但如果讓他像一般的孩子那樣不通世事,也是不可能的。所幸,就這樣也罷。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冉雲岫在無事可做的這兩年多里,倒讀了很多前世因為苦練鋼琴而沒有機會去讀的書,也愛上了讀書。
他常常想起陶然(也就是方辰),不知道這三年他怎麼樣了。雖然林涓給過陶然的母親陶意自己的聯絡方式,告訴她有事一定要找他們。但那個年輕母親一直沒有聯絡過他們。
冉雲岫放下書,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閉上眼睛,想到他和陶然這樣匪夷所思的初識,他們的第一次握手,以及他離開醫院前對自己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們一定會再見面。
一定啊,一定要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