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6部分

言:‘夫脈者,血之府包’,《國語。週上》有言:農祥晨正,日月底於天廟,土乃脈發。而究其意,便是土壤開動,如人身脈動。

高山盤踞與地面海下,河流蜿蜒於地表,一分一毫,貫穿世間,豈不是正與脈絡相仿?!而這天地,便是由這些脈絡的功效,才得以延續,山河如龍,是故名曰龍脈。

什麼是堪輿?堪,地突之意,代表地形之詞;輿,承輿即為研究地形地物之意,重於地貌描摹。張晏有言:堪輿,天地總名也;孟康曰:堪輿,神名,造圖宅書者!

堪為天道,輿為地道。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是以名之曰堪輿。堪即天,輿即地,堪輿之術,即為天地之術。《易經》曰:星宿帶動天氣,山川帶動地氣,天氣為陽,地氣為陰,陰陽交泰,天地氤氳,萬物滋生!堪輿即為天地之學,為陰陽之說,為照見天地根源之術!

“如果這就是龍脈?這就是堪輿的話,那我們究竟是是要順其道而行,還是要讓這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讓其為我們所用?”仿若是能夠明悟林白心中所想一般,就在林白心中思緒變動之際,青蓮卻是又幽幽出聲,似在自問,又似在問詢林白。嫂索妙筆閣天才相士

遵循天地之道,順其而為;抑或是操縱天地,讓其為己所用?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盤亙於世間無數人心中的一個疑惑,在世間奇門,以及隱世之中,對於這兩種說法的爭執,更是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而且無論是哪一方,似乎都佔據著絕對的真理。

天地生成,乃是造化之力,有鬼斧神工之妙,常人根本無法揣度其分毫,也無法領悟其中變幻的一分一毫!在這兩種疑惑的前者眼中,天地造化,已是完美的一切,人無需去改變什麼,只需要從這造化中尋求一些至理,並且藉助天地施展。

而對於這兩種疑惑中的後者而言,天地造化固然神妙,但若是這諸般造化,只能目觀,只能借用,而無法憑藉自身的力量去操縱,那人存於世間,又有什麼意義?!若是這樣畏畏縮縮,豈不是都如磕頭蟲一樣的存在,根本無法前進分毫。

對於這兩種疑惑,對於林白而言,在剛剛接觸相術,遊歷天地之時,他絕對是前者的擁泵,認為天地奧妙不可揣度,哪怕只能知曉其中萬分之一,都已功參造化;但對於而今的林白而言,在接觸了世間種種不為外人所知的秘辛後,他卻是已經踏上了後者的不歸路。

尤其是在知曉了那些仙人的心性後,林白對後者的堅持,更是到了一個偏執的地步!

仙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若是按照前者的思路,既然仙人為巔峰之人,便要逆來順受,順其自然,即便是身死,也算不得什麼;但這樣的思路,對於堅守著自己心中所要守護的那些在意的人、事而言的林白而言,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笑話!

人存世間,若連自己所要堅守的都無法去守護,就算立於巔峰,那又有何用?!

。。。

。。。

第2050章 尋道

“順其道而行,便是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建立在這天地之上,讓自己成為天地的附庸之一,便只能在天道劃定的小圈子裡,狗苟蠅營,無論行動還是身心,都無法得到自由!即便是天地生變,要以己為芻狗,也只能聽之任之,無法反抗分毫……”

“反其道而行,便是要讓自己凌駕於這天地之上,讓自己成為這天地的主宰,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主宰!心之所向,人之所往,便可有大快活,便可有大自由。但踏出這一步,便意味著自己要站在天地的對立面,成為天地的敵人,不為天道所容!”

“順道雖束縛,但進境卻會迅速許多,也會少生許多波折;若是逆道而行,所有的一切,便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想要謀求寸進,都要付出千百倍的艱辛和努力……”

而就在林白心中迷惘之際,站在他身畔的青蓮幻象,也是眉頭緊鎖,喃喃自語不止,口中在不斷的慨嘆,一字一頓,飄渺無邊,直叫人覺得這迷惘已在他心中徘徊千百萬次。

順道、逆道!而就在此時,在聽到青蓮的慨嘆之後,林白心中突然一動,神情驟然變得緊張起來,他突然有些明白這畫幅內的空間留存的是什麼了。這是記載了青蓮的內心變化,是記載了青蓮做出選擇的過程,而這個內心變化的過程,簡而言之,便是尋道!

尋道,這二字雖然簡單,但可謂是修行之人最為關鍵的一步,這是為自己的未來做的最重要的一次抉擇。每一個人的感悟和經歷都不同,是以道也不同,千變萬化,存乎一心,世間一切,只要堅持,皆可成道!但道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