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還是虛幻的。從城市的一個邊緣到另一個邊緣,從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到另一個角落,這就是巫雨的一生?裡面悄無聲息的人真的是他?
桔年站到兩腳僵麻,才在平鳳的催促之下離去。離去之前,她木然的將高二那年巫雨送給她的那片“最好的枇杷葉子”掩埋在泥土裡。他說過的,石榴和枇杷,巫雨和桔年。就讓這點熟悉的氣息陪伴長眠的人吧。
很意外的是,在這整個過程裡,桔年滴淚未落,不止平鳳擔心她憋出了病,她也一度以為在這一刻自己會崩潰,然而沒有,什麼都沒有。她甚至並非在心痛之下忘記了哭泣,只是覺得茫然和陌生,竟如沒有感情一般麻木的完成了一個長久以來渴盼履行的儀式。是永久的別離和數年高牆中的孤寂鈍化了刻骨的思念?
平鳳嚼著口香糖陪著桔年往回走,眼裡卻不無憂色,桔年的平靜和漠然讓她有些毛骨悚然,直到走出了墳場,她剛鬆一口氣,一直在她身畔的桔年卻停駐不前。
桔年像聽不到平鳳的呼喚一樣衝回之前的地方,一言未發,俯下身子就用雙手奮力的拔著猶有些鬆動的泥土。平鳳嚇了一跳,害怕桔年做出什麼驚人之事,然而桔年只是從泥土中翻出了不久前埋下的那片枯黃的葉子。
“你怎麼了。”平鳳當時挽著桔年問了一句。
桔年捏著那張葉子,突冗的對平鳳笑了一聲,她說:“我真傻,巫雨怎麼可能在這裡。”
是啊,巫雨怎麼可能會在這裡?黃土之下那副死寂的枯骨怎麼可能會是桔年的小和尚。他土葬也好,火葬也罷,就算在醫院的實驗室裡解剖得支離破碎又如何,那不是他,只是一副被丟棄的軀殼。
“可是他們明明說……那他在哪裡?”
桔年笑笑不語,拉著平鳳離去。
她沒有說,是怕平鳳以為她瘋了。可她知道自己很清醒,從眼睜睜看著巫雨在她面前一腳踏空那時起,她從未這樣清醒。
她的小和尚從未死去,她一直都在,只是他在看不見的地方注視著她,就好像離開姑媽家那天,他在石榴樹下目送桔年離開。他不說話,不肯看她,也許只不過是打了一個盹,總有一天,他會睜開眼睛,在和風花語中轉過身來,朝她粲然一笑。
心事既了,現實又擺在眼前,要生存下去,總得尋找到謀生之所。不管願不願承認,那三年的監獄生涯都是桔年端起謀生飯碗的障礙,你可以說不在乎,卻不能當它不存在。找工作者多如過江之鯽,用人單位誰不願意選擇身價更為清白的物件。
最絕望的時候,已經足夠樂天知名的桔年也在失望而返的疲憊中陷入長久的沉默。她畢竟不是幻想世界裡跌到谷底學得的絕世武功的幸運兒,相反的,一無所有,平凡如斯。
平鳳在天明時分歸來,鞋也不脫就仰頭躺倒在桔年的身邊,她知道身邊的人睡不著。
“要不……”
“不,平鳳,不……”
桔年在平鳳遲疑的說出那句建議之前斷然回絕,她倉皇的發現自己並非義正詞嚴,而是多麼害怕自己的動搖。
平鳳沉默了一會,繼而發出了微不可聞的一聲冷笑。
“也對,你當然說不,你跟我不一樣。我是髒的,你還是乾淨的,我不該拖你下泥潭。”
桔年何嘗聽不出平鳳話裡的譏誚,她側過身來。“髒,乾淨?我和你有什麼區別,可我們又比誰髒。平鳳,我只是想,總還是會有別的選擇的,一定有的。”她試圖讓自己的話聽起來少一些不確定,這是對平鳳說的,也是對自己說的。“平鳳,也許我們都會有另外一種出路。”
“是嗎。我困了……”
平鳳再沒有說話,似乎已沉沉睡去,桔年在沉默中閉上眼睛。然而一個相同的疑問似乎仍揮之不去。
別的選擇和出路,會有嗎?
也許是有的,這“出路”對於習慣了寬廣大道的人來說不值一提,然而在需要的人看來,已經足以得到一片生天。也是全賴幾年來在獄中的良好表現,昌平女監的一個負責人輾轉得知桔年出獄後的窘境後出面幫忙,終於為桔年在本市的一所福利院裡謀得了一個幹勤雜活的工作,每月收入雖不多,但已足夠維持生計。桔年感激之餘,勤奮工作自然不在話下。
福利院是一個被照顧的地方,也是一個被遺棄的地方。這裡有年邁無依的老人,年後失怙的孩子,桔年協助院裡的工作人員,每日打掃衛生,清洗被單,忙忙碌碌,倒也沒有人太在意她的過去。她只是害怕那些臨終老人的眼睛,更害怕那些走了又來的棄兒,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