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陛下,近日銀州一帶羌人作亂,西夏定會興兵討伐銀州諸部,到時臨夏城必受騷亂,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趙佶蹙眉沉思,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抬手問道,“如今西夏、遼人思動,諸位可有良策?”
似乎商量好一般,趙佶剛問出聲,尚書右丞李邦彥就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回陛下,如今遼人有南下之心,西夏思動,永興軍路、河東路必受影響,依臣之見,如此蹊蹺時刻,當以一身份尊貴之人坐鎮同州府,以堅定民心,以待亂局之來。”
“嗯,李右丞此法甚好,不知可有人選?”
“回陛下,同州府乃定**駐地,定**乃先帝和楚王殿下老部曲,之前定**節度使空缺,概因無合適人選,如今世子永寧郡王蓋已成人,讓永寧郡王領定**節度使,坐鎮同州府,於情於理,當為最佳!”
李邦彥話音剛落,一直沉默不語的趙有恭就倉皇站了出來,他拱拱手,臉色恐懼的哆嗦道,“陛下。。。。臣身有微疾。。。。怕是。。。。”
不等趙有恭說完,趙佶就顯得有些不高興的哼道,“難道你不願為朕分憂麼?”
“這。。。。臣不敢!”
“如此便好,永寧郡王聽封!”
“臣在!”
“從即日起,封永寧郡王為晉陵王,領定**節度使之職,於五日後赴任同州府!”
“臣,謝陛下洪恩!”
這一聲,聞之低落,卻又高昂,當這一刻真正來臨時,趙有恭終究還是有些忘形了,連說話的語調也不復之前那般懦弱,不過這個時候,誰還會留意到這些呢?
大慶殿上,趙佶開心的笑著,而臺下,趙有恭心中也在笑。(未完待續。。)
第154章 離愁總是悽惶
時光歲月,匆匆而過,於這繁華的汴梁城,幾日眨眼之間。
不知為何,今年的秋雨來得特別早,看眼前蔥蔥郁郁,細雨濛濛,伸手撫摸雨露,手心溼了,卻留不住剎那間的芳華。
雖然大慶殿上,趙佶給的是五日時間,可趙有恭卻拖拖踏踏,磨磨唧唧,這一拖就是六七天。他必須表現出對汴梁城的不捨,更要表現出對茫茫同州府的恐懼,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引人懷疑,如果真的風風火火,高高興興的爽利離開,倒與那個膽小怕事的永寧郡王有些不相符了。
秋雨連綿,總有停下的時候,天一放晴,趙有恭就領著阿九和楊再興去了得月樓。這次來得月樓,一是要帶走雨柔,而是要看望下李師師。
自從永寧郡王封晉陵王,知任定**節度使的訊息傳出後,許多人並不覺得意外,趙小郡王搶了官家的女人,自然不會有好結果的。之前總以為官家會找理由殺了永寧郡王的,雖然現在是沒殺,不過結果也只是改殺人為流放罷了。汴梁城商業繁華,各地商客雲集,所以有不少人知道同州的情況,如果放在二十年前,定**當為大宋第一邊軍,當得上開國皇家禁衛的稱號。可自從哲宗與楚王去世,定**就不再是原來那個定**了,軍中將領調往各地,精銳青壯被各軍搶空,如今留在定**的,大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再加上朝廷刻意虧欠軍餉,就連那些老弱病殘都各自自謀生路去了。所以說這定**就是個爛攤子,準確的說是名存實亡也不為過。
永寧郡王。不,晉陵王知任定**節度使。不是流放又是什麼,指望去那裡升官發財?別說發財了,能保住命就不錯了。
正因為大多人都知道趙小郡王命運如何,所以倒少了些許罵聲,更有少數人還會撫手長嘆幾聲。好好一個俊朗公子,剛娶親沒多久,就要去那同州府遭罪,哎,當真是時也命也。這世道半點不由人啊。
汴梁城充斥著什麼聲音,趙有恭已經無心顧及,他面色抑鬱的來到得月樓,剛一落座,李媽媽便含著笑跑了過來。
“呀,殿下,你來了?”
“廢話,本王活生生的人在這裡,不是來了。難道還是走了不成?”趙有恭話語中總是帶著點火氣,這也怪不得他,他一個好好地京中權貴,皇族世子被流放到同州府。心情能好就見鬼了。喝口茶,點點桌子,有些不耐煩的說道。“李媽媽,廢話本王就不多說了。今日此來,本王是要帶雨柔走的!”
李媽媽其實早就想到過這些了。雨柔年紀不小,留在樓裡也沒有太多好處,再加上那丫頭性子執拗,又不肯降了身份去接客,所以趁著有人願意贖身,換點好處也不錯了。由於心中早有計較,所以李媽媽也沒有難為趙有恭,站在旁邊,稍一思慮,便笑吟吟的嬌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