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那裡過夜。
很久後孫悟飯還清醒的躺在床上,他有擇席的毛病,換個地方就很難入睡。
窗簾是拉上的,他看不到星空,比迪麗有臨睡前關窗戶拉窗簾的習慣,不管多熱的天氣都是這樣,雖然空調裡吹出了溫度適宜的微風,可悟飯還是覺得自己像一隻被關在小盒子裡的蟋蟀。
能跳到哪裡去呢?
舒適的家,溫柔的妻子,聰慧的女兒,設施齊備的私人研究室,最近又加上了“傑出青年科學家”的頭銜,這些是大多數人都羨慕的,他也曾經很滿意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可此時……為什麼自己卻想“跳出去”呢?
厭倦。
他開始厭倦目前的生活,做個生物學家的好處是清靜,可成名後這種清靜就蕩然無存了。想到這兒他甚至有點後悔當初聽從妻子的意見發表了研究結果,卻使得多年來平淡的生活被攪亂。比迪麗說再過一兩個月就不會有煩人的記者和招待會了,也許事情會照她說的那樣,然而他的心境難以回到從前。
科研——發表結果——成功——研究更深的領域——發表更驚人的結果——更大的成功……這算是一種良性迴圈吧?更確切的說,是螺旋形上升。
無聊而已。
那麼,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呢?
練武嗎?戰勝對手是感覺不錯,可是沒完沒了的練功實在是沒意思,折磨自己的肉體而已。
一想起以前的戰鬥生活,悟飯腦海裡立刻浮現出一個高大挺拔的背影,那肌肉盤結的身軀傲然矗立於天地之間,幾乎塞滿整個宇宙。
父親,強大完美的孫悟空,是永遠難以企及的楷模。對悟天來說母親是無法替代的,以至於魔人布歐之戰對他造成終身創傷。可對自己來說,那個臉上永遠有溫和笑容的父親才是他的心靈支柱。一個永不言敗的父親對悟飯極其重要。
布林瑪總說父親是幸運之神的寵兒,其實這句話安在自己身上也很合適,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自己是短笛大魔王的寵兒。四歲時父親的死被短笛的出現沖淡到幾乎毫無影響,反倒是一年後賽亞人之戰中短笛的死讓他傷心不已,好在他們終於湊齊那美剋星的龍珠讓短笛復活了。
十歲時他可就沒那麼幸運了,短笛也攔不住他被父親推上沙魯的擂臺。他明白父親指望自己發怒以引發潛藏的能量,但四歲時他發怒後父親死了,賽亞人之戰中發怒的後果是短笛死了,害怕事情重演的恐懼壓制著他的怒火。
直到瀕死時看到父親臉上的沉靜表情才使他徹底的絕望,他的父親——孫悟空——為了追求無限強大可以犧牲一切,生活、家庭、朋友,甚至於兒子!
那一瞬間,孫悟飯流下了憤怒的淚水。父親為了逼自己動怒寧可眼睜睜看自己被殺死!他不會來救自己!那個冷酷的人就是自己一直崇拜的父親!
從嬰兒時代起,悟飯就在不自覺的隱藏自己的能量了。他不想超過父親,這不是出於照顧父親面子的考慮,父親會很高興自己青出於藍,但是“超越”意味著父親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悟飯不想害父親“死掉”,所以選擇做了母親老實聽話的乖寶寶,沒有跟著父親練武,這是他對父親的愛。
可最終他還是仍不住怒火,引發了巨大的能量“害死”了父親,當然也可以說是父親自己選擇了死亡以換取其他人的生存,這對所有人來說是做了件大好事,除了悟飯。
他不得不終結對父親的愛,變成了有著滿腔冰冷怒火卻不知該朝誰發洩的賽亞人。當然,在親友面前他隱瞞了真相,努力扮演著好兒子和好哥哥。
“從此我不再愛任何人了!”這是他最重大的人生決定,是他參加沙魯之戰的結果。
是的,他不愛任何人。很多人關心他,可他不會去愛他們。比迪麗愛他,他以溫柔回報,可是他不會真的愛她。況且悟飯很清楚比迪麗害怕自己賽亞人的冷酷一面,而那恰恰是他的真實性格。她愛上的是他的偽裝,演一個好丈夫對他來說真是一點都沒有難度的事情。
但是人總難免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像剛才。
他知道比迪麗傷心了,但他不把這件事看得很認真。不,他是根本不在乎,甚至其中最關心他的那些人他也不在乎。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有足夠的能力作保證,這一點很值得欣慰。
在他的軀殼裡,有一個無以名之的賽亞人,那是真正的他。他有著令人費解的冷淡性格,好像自己的一部分站在一邊,以它高高在上的、不感興趣的眼睛看待著生活。
他結婚後一直平和的假面,今天被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