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以前發生的另外一起案件?自從離開那間小屋之後,類似的疑問便一直困擾著慕劍雲。好在她終於順利地拿到了“三一六販毒案”的相關卷宗,這些疑問也就有了解開的可能。
在離開前臺往自己房間而去的路上,慕劍雲一邊走一邊粗略地翻看著那些資料,而她很快便有了令人心跳加速的發現。
“三一六販毒案”的專案組組長,暨督辦本案的總指揮官正是時任省城公安局副局長的薛大林。
這是一個重要卻在被警方忽視的名字!在所有與Eumenides相關的案件中,薛大林正是第一個喪命的受害者!
不管是此人的身份還是他在系列案件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本該引起“四一八專案組”足夠的重視。但由於當事人羅飛的出現,使得眾人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了當年那起慘烈的爆炸案上,從而放鬆了對薛大林被害真相的調查。現在黃少平刻意點出“三一六販毒案”,是否正是要提示辦案人員在薛大林的死與後來發生的爆炸案之間建立起某種聯絡呢?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新穎同時又極具啟發性的思路。即使在十八年前老專案組偵破此案的時候,對這兩起案件亦是分別調查,從未考慮過兩起血案之間是否會存在某種更加緊密的聯絡。因為此前Eumenides在警校內操作的四起小案子是毫不相關的,這無疑引導了警方對四一八兩起血案的分析和判斷。
不過慕劍雲現在已經知道,警校內的那四起案子本是羅飛和孟芸賭氣後的作品,而另有第三人假借Eumenides的構思策劃了後來的血案。那此人會不會正是要利用警方的慣性思維,藉此隱藏血案之間的聯絡,從而給警方的偵破製造障礙呢?
就在短短的幾步路之間,慕劍雲原本僵固竟突然間開啟了許多。這使得她對手中三一六案件的相關資料產生了更大的期待。她加快腳步來到了自己的房間中,開始靜下心仔細鑽研起這份案卷來。
可是後續的情況並不像她預想的那樣樂觀。在接下來的兩個多鐘頭的時間內,她把案卷每一頁的內容都細細地過了一遍,卻未能獲得任何對偵破Eumenides系列血案有價值的線索。僅有的關聯仍只侷限在“薛大林”這個名字上,這使得慕劍雲難免沮喪。她原本期望在卷宗裡能找到袁志邦或者孟芸的名字,可實際上這兩個人和販毒案毫無關聯。
身為公安局副局長,薛大林當時肯定會肩負起許多案件的指揮工作,難道僅僅因為他是“三一六案件”的專案組組長就能把這起案件和薛大林的死亡聯絡在一起嗎?這顯然是毫無說服力的。可是黃少平又為什麼單單把這起案件點出來呢?慕劍雲深信其中必有自己尚未發覺的寓意。
長時間的閱讀使得她的頭腦有些暈脹。慕劍雲起身走到窗前,拉開玻璃深深地吸了一口室外的空氣。深秋的寒意沁入了她的血液中,讓她因過度運轉而發熱的思維漸漸冷卻下來。她閉上眼睛,開始回顧“三一六販毒案”的程序——經過剛才的閱讀,相關內容已經印在了她的記憶中。
正如案件代號所顯示的那樣,這起販毒案發生在四一八血案前的一個月,不過這只是案件結束的時間,而案件的開始要遠早於此。
八十年代早期,國際刑警加大了對跨國販毒的打擊力度,國際販毒集團苦心經營多年的“毒品走廊”被一一摧毀,這使得他們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安全通道,而改革開放初顯成效的中國也成了一個主要的目標。
A市是全國貿易的主要關口之一,交通便利,資信發達。在國際大趨勢的背景下,絕跡多年的販毒案亦開始在市內出現。這很快引起了警方的關注和重視,公安局副局長薛大林被指派對全市禁毒專項打擊活動負責。
薛大林領導的禁毒小組很快捕獲到了一條重磅資訊:來自於東南亞地區的販毒集團將在A市與境內犯罪分子進行一次數量巨大的毒品交易,而交易的時間正是一九八四年的三月十六日。三一六專案組由此建立。
這條資訊來源於警方安插在犯罪分子內部的一個線人:鄧玉龍。根據卷宗裡提供的個人資訊:鄧玉龍時年二十五歲,但已經為警方當了七年的線人。
這個精幹的小夥子本來是個輟學的混混,慣於在街頭滋事尋釁,並且在當年的流氓團伙中也闖出了一些名聲。在慶祝十八歲生日的晚宴上,喝多了酒的鄧玉龍將另一名混混捅傷,並因此被警察逮捕。他似乎難逃牢獄之災的懲罰了,可這時卻有一個人出面救了他,這個人便是薛大林——他當時還沒當上局長,而只是治安大隊的中層領導。
薛大林幫助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