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青雲高興地回了房,就開始盤算,等曹玦明回到京城後,應該為他找什麼人做老師,指點他的功課。喬致和自然是最好的人選,可他如今又得了官職,正忙著呢,加上喬家如今也是一堆亂事,他未必能抽得出空來,怕是隻能偶爾幫忙批改一下文章,正式的老師還是要另外找才行。
龔樂林與周康同樣忙於公務,跟喬致和一樣,不能長期教導學生;劉謝倒是有舉人功名,可已多年不碰四書五經了,而且青雲覺得乾爹的學問水平可能還可以,卻不擅長教學——這點從她本人的學術水平就可以看出來了;大皇兄清江王學問不錯,但長處基本是在書畫才藝方面……這麼一想,她熟悉的人裡頭,還真找不到一個能給曹玦明做老師的人了。莫非真要象皇帝建議的那樣,安排他進國子監?只是不知道曹玦明能不能得到廩生的名頭,又或是以貢生身份被推薦入監學習?
看來,她要找喬致和打聽打聽了。
正思索著,杏兒忽然報說李嬤嬤來了。青雲連忙請了後者進來,笑問:“嬤嬤有什麼事找我?可是外頭又有可疑的人來盯睄了?”
李嬤嬤微微笑道:“縣主放心,若真有可疑之人,老奴必會料理妥當的。今兒過來,倒不是為了這事兒。”
青雲有些好奇:“那是為了什麼?”
“聽說……縣主方才見了個外頭來的男子?”李嬤嬤悄悄打量了青雲一眼,“老奴聽門房的人說,是小曹大夫家的小廝。老奴知道,縣主從小就與小曹大夫相識,交情深厚。只是如今不同以往,縣主已經長大了,又即將要訂親,再與外男往來,只怕要被人說閒話的。若有什麼事要吩咐曹家的人去做,也該悄悄兒的打發人去說才是。”
青雲怔了怔:“這話從何說起?嬤嬤從哪裡聽說我要訂親了?”
第八十六章 見面
太后雖然有意促成青雲與石明倫的婚事,但石明倫剛回京不久,才接過禁衛軍統領之職,正是忙碌的時候,青雲又早早給太后打了預防針,因此事情還未有人明確提出,目前知道的,也就是太后、皇帝、青雲,外加石家人而已。青雲心裡本不情願,又獲得了皇帝的諒解,將這門婚事壓下不提。外頭的人根本不可能有所聽聞,怎的李嬤嬤會忽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青雲扭頭看向杏兒,照理說,她身邊的人中,也就是杏兒一直隨她入宮出城,有可能在宮裡聽到了風聲。
杏兒臉都白了,忙不迭搖頭擺手:“不是奴婢說的,奴婢從沒跟人提過!”
青雲又望回李嬤嬤,盯著她問:“嬤嬤是從哪裡聽說的?”
李嬤嬤面露訝然,忙笑道:“難道不是麼?縣主年紀也不小了,早就該說親事了,拖到如今,已是晚了。前兒老奴去給太妃請安,正巧遇上平郡王府後廊上的三太太,還聽她說起呢。”
平郡王府旁支的三太太,是個明理的婦人,但她跟宮裡和石家都關係不密切,怎麼可能會聽說這件事?
青雲盯向李嬤嬤的目光中不減狐疑:“三伯母都說了些什麼?”
李嬤嬤稍稍遲疑了下:“三太太也沒說什麼,只是抱怨如今宗室裡的小爺們娶媳婦不容易,姑娘們出嫁就更難了,常有過了十八歲,還未能定下親事的,跟早年間的情形完全不能比。她說她年輕的時候,宗室裡的小爺姑娘們剛到十四、五歲,就有無數人上門做媒呢。如今她大女兒都二十了,還沒定下親事,她整天都為此發愁。說完了,又提到縣主……也十九了,親事還沒影兒呢。”她頓了一頓。“太妃娘娘聽了這話就說,縣主的婚事已經有安排了,只是還未傳開去罷了。”她小心翼翼地打量青雲一眼:“難不成太妃已經為縣主看好了人家,卻沒告訴縣主知道?”
這不可能!溫郡王老太妃對她的身世心知肚明,絕不會多事插手她的婚事。而以太后的性情為人,以及和溫郡王老太妃的關係。頂多就是在婚約定下後,知會老太妃一聲,絕不會在事前跟老太妃商議的。如今婚事遠遠還未到議定的地步,太后又怎會多嘴?更何況,老太妃自打過繼了嗣孫。就一心撲到孩子身上,除了新年大朝時隨大流拜過太后,就沒進過皇宮。她從哪裡知道這些事?
青雲望向李嬤嬤的目光更加懷疑了。她忽然想起,這位李嬤嬤從前是先帝還在潛邸時,在陳皇后身邊侍候的。石明倫是陳皇后的親外甥,想必會讓李嬤嬤感到比旁人更親切吧?這些日子,她一直沒攔著李嬤嬤出門訪友,當中說不定就有石家人。難不成是石家向李嬤嬤透露了口風?
青雲心下十分不得勁兒。婚事都還未定下來呢,石家犯得著這般張揚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