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南*京,因為皇帝和首輔出逃,官紳百姓慌亂成一片,以忻城伯趙之龍為首的勳貴們決意投降,好保住自己的財富地位,派人往西去和清兵接洽。
五月十四日午後,清軍先鋒數十騎率先抵達南*京西門石城門外,忻城伯趙之龍、保國公朱國弼拿降表由城牆縋下,往清營洽談投降事宜。
五月十五日,阿濟格率清軍主力抵達南京城外,趙之龍、朱國弼同魏國公徐久爵、隆平侯張拱日、大學士王鐸、蔡奕琛、禮部尚書錢謙益、左都御史張霑等三十餘名高官顯貴大開城門,出迎於郊。
既然南*京方面主動投降,阿濟格便不再大開殺戮,遂派兵入城搜尋,勒令城內所有明軍出城繳械。十七日,阿濟格帶兵入城,即把南京東、北兩區漢民盡數驅逐出城,空下宅院供清兵居住,無數的百姓被從家中趕出,哭嚎著流離失所。
五月十八日,南*京被攻破的訊息傳到了揚州,滿城大譁!
淮揚總督衛胤文等人哭嚎著面南而跪,連連以首搶地。
“該發生的事情終究會發生,並不因自己的到來而改變啊!”任思齊喃喃自語道,說著誰也聽不懂的話語。
“陛下,是臣等無能,對不起你呀!”甦醒過來的史可法強撐著跪在床上,連聲痛哭。
南*京既然陷落,再守揚州已無任何意義,因為必然會遭到清兵的南北夾擊,從揚州退兵再次提上日程。
可是揚州城內有兵六七萬,百姓八十餘萬,想要安然撤退又談何容易。
按照衛胤文等文官的想法,應該速速帶領軍隊沿著運河直下長江,會同鄭鴻魁的軍隊逃往杭州,在那裡繼續抵抗滿清大軍,至於揚州城內的百姓,則顧不了那麼多了。
難得的是,史德威、胡尚友等武將也贊同眾文官的看法,在他們看來,這些百姓全都是累贅。
可是任思齊卻決意帶著所有百姓轉移,揚州抵抗多鐸清軍一個月,這一個月來,多達數萬的清軍死於揚州城下,若是拋下百姓而去,那麼等待這八十萬百姓的就只有無情的屠殺。
任思齊的固執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就連李彥直也勸說任思齊放棄百姓輕裝前進。
隨後經過商議之後,任思齊和眾文官武將達成了協議,由他們先行護送督師史可法沿著運河南下,而任思齊自己則帶著寧波軍及新募的六萬新兵繼續守城。
城中寧波系以外的絕大部分將領都選擇了離開揚州,而總兵劉肇基和炮兵指揮陳於階卻選擇留了下來。
五月十九日,史德威、馬應魁、胡尚友諸將帶著本部人馬七千餘人,護送著重傷未愈的督師史可法及眾文官上了戰船,沿著運河南下而去。(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才難得
“劉總兵為何不隨他們而去啊?”站在城頭,看著遠去的船影,任思齊淡淡的問道。
“末將以為,追隨侯爺您會更安全!”劉肇基咧嘴笑道。
劉肇基雖然看上去為人粗豪,其實內心卻很細膩,他選擇留下來的原因一是對任思齊屬下的寧波軍生出了信任感,再就是南下之途比想象中要危險的多。多鐸拿揚州城沒有辦法,肯定不會放過南下逃走的船隊,而南京既然被清軍攻破,那麼鎮江的鄭鴻魁船隊肯定不會再呆在哪裡,現在的長江上說不定到處都是清軍的船隊。想安然從運河到長江再順著海路到達杭州,這條逃亡之路太過危險。而留在揚州看似危險死路一條,未嘗不能絕路逢生,劉肇基不相信任思齊會把自己陷入死地而不留後路!
“既然劉將軍選擇和我寧波軍一起留下來,以後可要風雨同舟才是!”任思齊似笑非笑的看著劉肇基。
任思齊之所以同意獨守揚州,讓其他文官武將逃生,就是為了肅清城中的不穩定因素,以後的路將更加的艱難,不允許軍中有大量有異心不肯完全聽命的人!
劉肇基知道現在是表忠心的時候了,稍微猶豫了一下,果斷的跪倒在地,“末將願意帶領屬下三千兄弟加入寧波軍,從此甘為侯爺驅使!”他已經想明白了,就他手下這剩下的三千人無根無基的,根本就沒有啥前途。南京都被攻破,弘光帝下落不明,劉肇基又不願投降滿清,目前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心塌地的追隨任思齊,希望跟著這個年輕的侯爺能殺出一條血路,建立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而且透過這一個月的接觸,劉肇基也認識到了寧波軍與眾不同之處,戰力比普通明軍高出一截不說,關鍵是普通士兵的衣著裝備餉銀高出其他明軍許多,透過旁敲側擊,劉肇基知道寧波軍有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