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部分

得知順軍退出北京後,北方各地心向大明計程車紳們紛紛舉事,打著“擒賊復明”的旗號殺掉大順委派的官員,舉兵造反。

山東河北各地都發生了對大順政權的叛亂,在德州,鄉紳趙繼鼎、程先珍等人發起了叛亂,推舉逃到該地的明宗室奉國中尉朱帥鏙為盟主,假稱“濟王”。

叛亂很快席捲山東河北各地,先後有四十多個州縣殺掉了大順的官吏,重新舉起了大明的旗幟。

原明朝把總李士元也帶著幾十個人在青州發起了叛亂,大順青州防禦使劉德成便派手下將軍程雙偉,帶著五百精兵,追剿叛亂的李士元部。

李士元部雖然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展到數千人,可是哪裡是精銳的順軍的對手,一戰之下,全軍被擊潰,李士元帶著殘兵退往膠州灣,最後被程雙偉逼著上了嶗山。

很短的時間內,順軍治下的山東僅僅剩下膠東少數州縣,為了震懾地方,維持順軍對山東的統治,程雙偉決定對李士元趕盡殺絕。他駐軍膠州城,大肆招募新軍,把李士元逼得在嶗山上無法下來。

這就是任思齊透過俘虜嘴裡瞭解的膠州灣附近的形勢。

“本地民生如何?老百姓能不成吃上飯?流民多不多?”任思齊又問起了流民情況,因為他不願千里來到山東的目的就是為了招募流民。

而這名俘虜對本地百姓的生活情況的回答,就一個字,慘!

最近這十幾年來,天氣越來越冷,導致農作物生長的週期變長,可是北方又連年災旱,導致糧食嚴重減產。往常一畝地能產一石多的糧食,現在能收回種子就不錯了。

可是莊稼減產,該交的稅賦卻一點兒不能少,反而越來越多。剿餉、遼餉,壓得百姓們抬不起頭。今年的賦稅交了,官府卻還要提前徵收下一年的,很多地方的賦稅已經徵收到崇禎三十年。

交不起賦稅怎麼辦,只能賣掉祖輩留下的田地,淪為地主家的佃戶。可是即使沒有了土地,人頭稅、勞役,還是壓得你直不起腰,很多百姓只得拖家帶口,逃離了家鄉,逃入山中,成為了流民。

據這名俘虜所說,就在北面的嶗山,就有著數以萬計的流民。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關外的滿清多次入侵,數次到山東搶掠。

就在兩年前,多爾袞帶著數萬清兵破關,各地明軍不敢抵抗,只能閉城自守。京畿一帶早被歷次的搶劫弄的破敗不堪,清兵便向山東洗劫而來,連連攻破城池,殺死藩王官吏數千人,搶劫金銀數百萬,幾十萬山東百姓被挾持到關外為奴。

清兵的入侵造成了更多的流民,為了躲避清兵,魯中一帶的百姓們拖家帶口,逃向膠東海邊。

據俘虜所說,流民的生活非常之慘,很多地方野菜樹皮吃光了只能吃觀音土,食人現象更是不稀罕。

在這膠州灣一帶,要好上一些,畢竟靠著海邊,靠著被波浪衝擊上來的魚蝦,也能養活一些人。任思齊看到的海岸上隱隱約約的人影,就是撿拾魚蝦的流民。

而這名俘虜正是流民的一員,為了口吃的才加入了順軍程雙偉的部下。

透過審問俘虜,任思齊對附近的形式有了詳細的瞭解。流民遍地,應該很容易招募。

可是在招募流民之前,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如何應對附近的兩方勢力。

順軍程雙偉部,有精銳士兵五百,新募軍兩千,以及剛成立的水軍一千,剛剛被自己擊潰。

叛軍,或者說明軍李士元部,士兵數千,都是流民組成,盤踞在嶗山。

看著遠方的海岸,任思齊思索了良久,決定先按兵不動,就呆在海上。畢竟這次所帶的船雖然有二十多艘,可士兵只有四百多人。

自己諾大一支船隊闖進了膠州灣,雙方勢力肯定會有所反應。那就等他們的反應吧。

任思齊並沒有等上多久,天剛微黑,一隻小船從北方嶗山腳下劃了過來,一個使者被引上甲板。

來人是個四十餘歲的漢子,高大魁梧,其身高在岱山軍中只有熊二可以與之比擬,臉膛黝黑、滿臉的絡腮鬍須,站在那裡氣勢逼人。

可是看到岱山軍雄壯的軍容,來人也是震驚,站著甲板上久久沒有挪動腳步。

被任命為海防遊擊後,任思齊手下自然都成了正規的官兵,便按照明軍的制式購置了贊新的軍裝,給將官們也都購買了盔甲,整個軍容煥然一新。

甲板上,兩排精銳的長槍手站立成兩排,手中握著鋒銳的長槍。艉樓下,十六個倭人武士站成兩排,守住了通往艉樓的梯口。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