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取了消極抵制的態度。他們提出,如果抽調登陸艦艇去攻佔仰光,必然會削弱英國橫渡英吉利海峽,進攻歐洲大陸的作戰力量。馬歇爾和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金上將對英國人施加了壓力,同時也作出一些許諾。馬歇爾表示,如果不能進行“安納吉姆”戰役,太平洋地區隨時都可能出現嚴重的不利形勢。這將會迫使美國不得不撤銷在歐洲戰場承擔的責任。金上將提出,進攻仰光和安達曼群島的登陸艦艇可以從南太平洋的美國海軍中抽調。
由於美國人的堅持和努力,卡薩布蘭卡會議就“安納吉姆”戰役達成了初步協議,並得到羅斯福和丘吉爾的批准。按照協議,反攻緬甸的計劃和準備工作將以1943年11月15日為目標時限;反攻的最後決定,由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在7月以前作出。為了使中國軍隊參加這一戰役,會議還決定派美國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上將、後勤補給司令索默維爾中將和英國元帥約翰·迪爾勳爵來華,向最高統帥通報卡薩布蘭卡會議的內容,並進行具體磋商。
2月4日,阿諾德和迪爾等人來到重慶,在史迪威的陪同下,前往黃山別墅與最高統帥舉行會談。阿諾德帶來了羅斯福總統送給最高統帥的“禮物”——美國將在4月1日以前向中國戰區提供137架運輸機,用以增加駝峰空運;同時向中國派遣一支B-24型轟炸機大隊。最高統帥並沒對此感到滿足,他向阿諾德上將抱怨說:“我曾經要過許多東西,但得到的卻只是無法提供更多援助的”解釋‘和“藉口’。”“經過反覆交涉”,最高統帥終於在2月6日同意派中國軍隊參加“安納吉姆”戰役。但是,他又提出了一個新的“三項要求”:第一,讓陳納德脫離第10航空隊,成為中國戰區一支獨立的空軍部隊;第二,每月經駝峰空運的物資要達到1萬噸;第三,在1943年11月以前,向中國提供500架作戰飛機。他說,如果不能提供這些條件,就無法保證反攻戰役的成功,並對阿諾德說:“告訴你們的總統,除非我的三個條件都得到滿足,否則我不能打這個仗,他也別指望我派中國部隊參加這次戰役。”
史迪威對最高統帥的態度十分不滿,他針鋒相對地反問道:“如果美國方面只能提供有限的援助,那麼中國軍隊是否還願意參加秋季的反攻?”最高統帥頓時拉長了臉,他氣急敗壞地說:“我難道沒說過願意參加嗎?”事後,他又讓宋部長傳話,指責史迪威當眾讓他難堪。和最高統帥之間存在不少過節的史迪威在日記中憤憤地寫道:“見他的鬼去吧!”阿諾德和史迪威有同樣的感覺,他私下對史迪威說:“這些要求聽起來有敲詐勒索的味道,我決不會把花生米的話轉告給總統的。”
在得到最高統帥有條件的首肯之後,史迪威和阿諾德、迪爾等人一同飛往印度。2月9日,中美英三方代表在加爾各答召開軍事會議,以落實卡薩布蘭卡會議關寧“安納吉姆”戰役的決定,中方代表是何總長和宋部長,英方代表是迪爾和韋威爾,史迪威和阿諾德、索默維爾、比斯爾作為美方代表出席會議。
三方代表一致同意於1943年11月發起“安納吉姆”戰役。
中國駐印軍將出動2個師,從印度利多穿過胡康河谷,向密支那。八莫方向進攻;中國遠征軍出動11個師,從雲南向景棟、臘戍、八莫方向進攻;兩軍會合之後,向曼德勒發動攻擊。英印軍出動9個師,以3個師從印度英帕爾攻佔加里瓦,渡過親敦江後與中國軍隊會攻曼德勒,並揮師南下;以1個師從緬甸酉海岸登陸,進攻阿拉乾地區;以5個師在緬甸南部登陸,向仰光發動進攻。
會議預定盟軍將在1944年1月攻佔仰光,5月佔領整個緬甸。
三方代表還共同研究了中國方面提出的把對華空運物資提高到每月1萬噸的要求,因為這不僅涉及到駝峰航線,而且涉及到印度阿薩姆邦的空運基地和從卡拉奇到阿薩姆的漫長鐵路線。
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中國戰場得到的美國租借物資,同英國和蘇聯相比確實少得可憐。到1942年12月,英國得到的租借物資達34。5億美元,佔美國租借物資總額的76%;蘇聯得到9億美元,佔20%;中國只得到1。2億美元,佔2。6%。這一方面是由於英美把戰略重點放在歐洲和北非戰場,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對華運輸的困難。
要使每月的空運量達到1萬噸,必須要有600架運輸機,空運線兩端必須各有12座機場,每個機場要容納50架飛機,還要有必要的倉儲設施和公路、鐵路,同時每向中國空運1噸物資,就要消耗同樣數量的燃料。史迪威和阿諾德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