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部分

、兩個輕武器射擊場和1個炮兵射擊場。

經過同英方的反覆交涉,韋威爾終於答應把這裡用作裝備和訓練中國軍隊的基地。雙方還達成協議,由英國人負責這個營地的食品供應,並提供印度盧比作為受訓官兵的軍餉;美國人負責提供武器裝備和組織訓練。

當時,從緬甸撤打退的中國遠征軍新38師和新22師,已經先後集中入營,番號也改成了“中國駐印軍”。經過最高統帥同意,史迪威擔任這支部隊的總指揮,羅尤青為副總指揮。赴印之前,史迪威聽說這支部隊共有1。2萬人,但實地點驗卻只有9000多人。孫仲倫的新38師有7000人,廖建楚的新22師只有2000多人。這9000多中國官兵成為蘭姆加爾訓練中心的第一批受訓部隊。

到達蘭姆加爾之後,史迪威視察了營區部隊和訓練場地,第二天便召集美軍負責各門課程的主任教官召開會議,健全了訓練機構,制定了訓練計劃。這些對具有豐富的軍事教育經驗、被稱作“訓練天才”的史迪威來說,完全是輕車熟路。他任命博特納上校擔任駐印軍參謀長,麥凱布上校擔任訓練中心主任,並抽調一批優秀軍官擔任步兵、炮兵、裝甲兵、戰術、後勤等課程的教官,其他美軍人員派到駐印軍營以上單位擔任聯絡工作,中國軍官負責部隊的行政管理。

8月23日,訓練中心舉行了隆重的開訓典禮。會場上懸掛著中美兩國國旗,能講一口流利漢G的史迪威用漢G向中國官兵發表了一篇經過精心準備的講話。他講到了中國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兵敗吳國之後,“臥薪嚐膽”,發憤圖強,最終報仇雪恨的典故;還講到了宋朝大將岳飛“精忠報國”,奮勇抗擊金兵入侵的故事。他號召中國官兵學習歷史上的這些英雄,效忠自己的國家,為取得戰爭的勝利建功立業。他以自己的軍人榮譽向中國官兵保證,一定要為他們提供與日軍同樣精良的武器和裝備。史迪威的講話通俗、生動,給駐印軍官兵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純粹的軍人和軍人之間的對話,比起政治化了的軍人之間的對話要容易得多,收到效果也要明顯的多。

蘭姆加爾的訓練課程,主要針對三方面人進行。第一類是士兵,主要進行武器操作技術訓練,要學會使用步槍、機槍、迫擊炮、火箭筒、反坦克炮和用於特種作戰的其他裝備。此外還要進行叢林作戰訓練,如爬山、爬杆、武裝泅渡、野外生存等等,這些基本上和塞文堡的訓練差不多。第二類是普通軍官。除進行技術訓練外,還要學習戰術課程,掌握野戰戰術和協同戰術,這些和美軍軍種學院的教育接近。第三類是上校以上的指揮官和高階參謀人員。他們要仿照美國利文沃思指揮和參謀學院的戰時訓練方式,學習戰略、戰役、指揮、後勤和參謀作業等課程。這一部分人,主要是為將來在雲南再訓練和裝備30箇中國步兵師培養骨幹。

訓練方法是按照講解、示範、實習、考核四個步驟進行的。由於缺少翻譯人員,示範和實習實際成了主要的訓練方式。中國士兵雖然總體上文化水平不高,但非常善於模仿,許多複雜的武器、裝備操作技術,他們很快就掌握了。過去,中國軍隊因為彈藥供應奇缺,很少有實彈訓練的機會。蘭姆加爾訓練中心提供了足夠的彈藥,中國士兵不僅能進行輕武器實彈射擊,甚至迫擊炮、反坦克炮、榴彈炮也能進行充分的實彈訓練,這使他們的射擊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在這裡差不多一個星期在實彈訓練上消耗的彈藥數量比國內同等部隊一年的消耗的彈藥還要多。

中國官兵們還驚奇地發現,史迪威作為一名年近60歲的中將軍官,也經常出現在訓練場上。他身材瘦削,精神矍鑠,常穿開領短上衣和短褲,頭戴一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寬簷戰鬥帽,在操練計程車兵中間走來走去。時而,他還伏在臥倒的中國士兵身邊,幫他們校正瞄準點,或給他們做示範。他對中國官兵取得的訓練成績感到非常高興。在給夫人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中國軍隊學習的很快,我想這將證實我的觀點;只要得到適當的訓練,他們就能像其他的部隊一樣棒。英國佬正抱著極大的興趣注視著我們。”

第二百五十六章 … 暗流湧動(三)

實際上,在戰爭期間大多數接觸過中國軍隊的美國軍官都對中國計程車兵和基層指揮官有著很好的印象,但是對於那些高階軍官的印象嘛,就實在不能算好了。

過了不久,蘭姆加爾的中國部隊從軍裝、皮靴、鋼盔、背囊,到步槍、衝鋒槍、機槍、火炮和車輛,全都換上了美式裝備。訓練中心的醫院,為受訓官兵提供了較好的醫療服務,接種了預防霍亂、傷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