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軍的基本任務有下列變化:

1。原來賦予漢口地區日軍的任務是“摧毀敵人的抗戰企圖”。由於兵力減少,現在降為“摧毀敵人的抗戰力”。

2。原來賦予華南方面軍的任務是:“與海軍協同截斷敵人的補給及聯絡線”。由於攻佔了香港,現在改為:“第23軍1941年7月5日,”華南方面軍“番號撤銷,所屬部隊分別編入第23軍和第25軍。第25軍進入越南、廣州地區後改為第23軍。應確保廣州附近、汕頭附近及海南島北部各要地的安定”。

3。原來賦予陸軍航空兵的任務是:“及時對整個中國進行空中進攻戰,壓制、擾亂敵人的戰略中樞,同時阻止敵人空軍的再建”,現在降為“主要應協助華北方面軍及第11軍作戰,其次可臨時協助第13軍作戰,並根據需要擔任要地防空”。

4。特別強調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命令指示:“加強對敵封鎖的方針”,“重要資源的開發及軍在現地謀求自給的問題,成為今後戰爭指導上極為重要的問題”。命令規定:“在必要的地點適當地構築封鎖線,禁止貨物流通;在佔領區的主要城市,須嚴厲取締貨物流到敵區;在主要通道及兵團間連線的空隙,要特別注意防止物資流到敵區;須確保佔領區內的重要資源地區,使之便於開發、獲取和運輸;軍應加強當地的自給自足措施,積極地獲取和利用佔據地區內外的資源”等,以達到“以戰養戰”,使華北“成為培養、補充戰鬥力的基地”,“與日、滿共同完成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任務”。

原本隨著日軍南方軍的大舉南下,日軍大本營已經下達了命令,要從第11軍抽出第21、第33、第5、第18等師團及其他軍直屬隊、航空部隊,另外第11軍的第4、第6師團要集中在華中三角地帶,作為大本營的預備隊;在武漢地區,適當整理襄西、岳陽、贛北附近等地的兵力,收縮作戰區域,在確保武漢周圍要地的同時,集結若干預備兵力;若蘇聯參戰,首先從華北方面呼叫3個師團,從武漢地區調出第3師團和必要的軍直屬部隊,另為該地區增加1個混成旅團。

阿南惟畿此時自然不情願大幅度收縮作戰地區,白白放棄已吃到嘴裡的“肥肉”。其直接領導中國派遣軍也不甘心,而且他認為,收縮第11軍的作戰地區,應依南方軍的作戰成果而定。

在經過和東京大本營的一番討價還價以後,日軍大本營經過研究,於11月6日正式通知第11軍:除第4師團外,不抽調第6師團,並於1月中旬給第11軍增加1個獨立混成旅團;同時,第11軍的任務和作戰區域不變。

阿南惟畿在接到大本營這一通知後,欣喜若狂,並在其當天的日記中用這四個字來形容其當時的心情。

11月8日,第4師團奉命脫離第11軍的作戰序列,由大本營直轄,準備在上海附近集結。11月18日,中國派遣軍命駐太原的獨立混成第9旅團開到武漢地區,受第11軍指揮。

12月3日,大本營陸軍部向中國派遣軍發出第575號命令:大本營為了帝國的自存自衛,建設大東亞新秩序,企圖在攻克南方主要地區的同時,迅速處理中國事變;中國派遣軍必須確保從岳陽至長沙下游的交通,以武漢三鎮和九江為根據地,加強對敵封鎖,竭力摧毀敵之抗戰能力,作戰地區大致在安慶、信陽、岳陽、吳城之間。

這樣,日軍第11軍主力便沒有被納入大本營南方作戰計劃之中,仍執行其原來的任務。

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同日,駐廣州的日軍第23軍正式向香港發起進攻。

同日,最高統帥命令在長沙附近的暫編第2軍及第4軍開始南下,準備策應香港方面的英軍作戰。

12月10日,日軍第11軍召開各師團參謀長會議,研究下一步對第9戰區應採取的策略。在這次會上,阿南惟畿訓示其屬下說:由於南方作戰的開始,人們心中瀰漫著一種認為中國方面已成為次要戰場的想法,要特別以此為戒。在此時機,自始至終要採取積極手段,對重慶施加壓力,至少不能鬆懈,要整備進攻的態勢,進一步加強部隊的教育訓練。

12月12日,日軍第11軍得到了第9戰區部隊一部已開始南下的情報。參謀長木下勇得知這個情況後非常興奮,他認為這正是對第9戰區發動進攻的大好時機。理由很簡單,但又很站得住腳:牽制第9戰區部隊南下,策應第23軍及南方軍的作戰。

12月15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