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速沿北航線航行,並實施二十四小時對空、對潛警戒。如果同美國的談判獲得成功,就立即返航。

同一天,美國向日本遞交措辭強硬的備忘錄,作為對日本談判方案的答覆。因為當時的國務卿是赫爾,所以史稱赫爾備忘錄。

11月27日,日本內閣和大本營召開聯席會議,討論赫爾備忘錄,認為開戰已勢在必行。

11月30日,突擊編隊按預定方案,實施第一次海上加油。然後以6艘航空母艦為核心排成三個縱隊,以三艘潛艇在佇列前方約200海里進行偵察。整個編隊採取嚴格的無線電靜默,只收不發,密切關注談判程序和開戰指示。當天山本電令南雲,如果在12月6日前被發現,就放棄執行計劃,掉頭返航。

12月1日,御前會議最後定下開戰決心。大本營確定開戰日期為12月8日。

12月2日,山本根據大本營命令,向南雲發出“攀登新高峰1208”的密碼命令,通知南雲進攻日期為12月8日,即夏威夷時間12月7日。同一天,聯合艦隊更改密碼和所有軍艦的呼叫代號,以干擾迷惑美軍的無線電監聽。

12月3日,日軍計劃在馬來亞登陸的登陸艦隊從海南島三亞出發。

12月6日,突擊編隊進行最後一次海上加油。補給部隊在完成最後一次海上加油之後,便與主力分手,這樣突擊編隊此時就只剩下作戰艦艇了。山本仿效他所崇拜的東鄉平八郎向南雲發出動員令:“帝國興衰在此一舉,我軍將士務必全力奮戰。”南雲立即將此電文用燈光訊號通報全艦隊,然後在旗艦“赤城”號航空母艦的桅杆上升起了Z字旗。——自1905年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中升起Z字旗取得勝利後。Z字旗便成了日本海軍的勝利標誌。同一天,日本外交部致電駐美使館:毀掉密碼和密碼機,最後通牒於美國時間12月7日十三時遞交。

“打仗的時刻到來啦!”全體艦員熱血沸騰,一片歡呼聲。其他艦上的水兵們,也一起升起了自己的“Z”字旗。

在“赤城”號的甲板上,最後一次眺望故國的將士們激動地歡呼:“萬歲!”

龐大的機動艦隊以“第一警戒航行序列”呈環行隊形,朝遠在3,000海里之外的珍珠港殺去。

戰爭的前途如何?有多少海軍將士要葬身海底?一切都無法估計。在寂靜無聲的沉默中,在洶湧的浪花聲中,每個人都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增田中佐這天夜晚在日記中寫道:“一切都決定了。不向左也不向右,沒有悲傷也沒有歡喜,只有聽憑嚴肅的旨意!願意打不願意打由不得咱們,只有服從命令。”

而站在“赤城”號駕駛臺下面飛行甲板控制室裡的空襲珍珠港機隊指揮官淵田,此時則是另一番感想,他回首眺望,千島群島那崎嶇連綿的山巒宛如一道風景畫,緩緩消失在茫茫的薄霧之中。淵田不禁心潮起伏,後來他這樣寫道:“我明白自己作為一名武士的職責。當時我想,還有誰比我更幸運的呢?”

“Z”字旗在高高飄揚,箭終於離開了弦。

12月7日,突擊編隊進至中途島以東600海里,進入美軍飛機巡邏範圍,編隊形成環形防空隊形,6艘航母成兩路縱隊為佇列核心,2艘戰列艦和2艘重巡洋艦位於航母縱隊四角,9艘驅逐艦在最外圍,南雲下令航速增至24節,直撲珍珠港。

先遣隊的27艘潛艇都於當天夜間到達指定位置,第一分隊4艘在瓦胡島以北海域,第二分隊7艘封鎖珍珠港東西海峽,第三分隊9艘監視珍珠港的入口。其中伊—71號潛艇向編隊報告瓦胡島西北的拉哈納錨地沒有艦艇停泊。也就是說所有的美艦都停泊在珍珠港內。於是突擊編隊的所有進攻力量都集中用於珍珠港。特別攻擊隊的5艘潛艇分別放出所攜帶的袖珍潛艇,由袖珍潛艇自行設法潛入港內。最後2艘潛艇則負責監視夏威夷同美國本土之間的聯絡。當晚,突擊編隊收到東京轉來的由吉川猛夫發自珍珠港的報告:珍珠港停泊有戰列艦9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17艘。另有4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在船塢。港內無航空母艦。美軍沒有飛機巡邏,也沒有部署防空阻塞氣球。

其實,美國對日本一系列的動作並不是一無所知。就在日本情報人員積極蒐集美軍的情報的時候,美國也在試圖破譯日本的電報電碼。雖然夏威夷的美國陸海軍反間諜機關和聯邦調查局沒有發現吉川等人的間諜活動,但是,華盛頓的情報人員卻成功地破譯了日本外務省和駐外使領館的往來電報。

1937年,日本開始啟用2597式密碼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