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崑崙關和關南,有日本第二十一軍的一部,下轄今村均第五師團和海軍陸戰隊,擁有七十多艘軍艦和大約一百架飛機,共計約三萬人。後期又有近衛混成旅團和久納師團的一個旅團抵達,兵員總數約十萬人,實際參戰的總兵力有四萬五千人。
根據桂林行營下達的作戰計劃,第5軍和新編20軍自接到主攻崑崙關的任務以後,就積極進行各種攻擊準備。當時鄒圩以南迄崑崙關間之道路橋樑及通訊裝置已破壞大半,現在忽然又接到反攻命令,各師只好組織部隊和民夫星夜搶修。
本來,坐鎮重慶統籌全域性的最高統帥向來對於不是自己嫡系人馬的將領是疑人也用,用人也疑,更何況十多年以來一直和自己明爭暗鬥不休不止的桂系首腦了。身為桂南會戰最高指揮官的白主任,屢次請求不準,便只好求他的下屬,最高統帥的嫡系將領杜光亭軍長越級請求,結果還是不行。最高統帥遲疑不決,貽誤了最佳戰機。但是,日軍指揮官過於輕敵,給中國軍隊留下了一些機會。日軍接獲漢奸密報,說崑崙關以北已有十多萬中國軍隊集結,今村均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未予理睬。而日本的更高層還寄望於繼續開展“謀略工作”,策動桂系反叛——分裂的中國,無疑是有利於日本侵略的。
還在8月間,日本駐上海的特務機關,便派出漢奸策反第五戰區的李長官、桂林行營的白主任和號稱雲南王的龍主席,要求他們倒蔣,日軍將對他們的行動給予協助。日軍的要求遭到拒絕。12月10日,今村均發出通電《致李、白將軍書》,表示尊敬李長官和白主任治理廣西的業績;說什麼這次進攻南寧,只是為了切斷重慶政權的交通線,希望兩位將軍洞察世界大勢,促進日華提攜。如果他們執迷不悟,要奪取南寧,日軍的南寧駐屯軍必勝無疑。最後,今村均說:“對在南寧戰鬥中戰歿之將軍部下四千二百餘名勇士,我軍已予合葬於南寧中山公園,鄭重供祭,尚乞安心。”
但是,接到日軍誘降通電的白主任不但沒有投靠日本,還向最高統帥要求發動反攻,可惜最高統帥直到12月7日才突下決心。第二天,白主任將軍委會的這個決定轉達各部,目標是“攻略崑崙關而後收復南寧”。
中旬,參加反攻作戰的各路中國軍隊的集結基本完成。為了反攻的順利進行,最高統帥又派陳部長和廣西籍的同時與廣東部隊有著密切聯絡民國元老軍委會李委員監督白主任作戰,同時協調中央軍,桂系和廣東部隊這三個系統的部隊之間的關係。第四戰區的張長官也從韶關抵達遷江。
12月15日,白主任以桂林行營的名義,發出第一號反攻令。
第一百四十二章 … 桂南血戰(四)
12月16日,崑崙關北面遷江附近的譚蓬村。
來自第五軍和新編20軍的近百名軍官們,正在村外的一個山洞裡,召開由第五軍杜軍長主持召開的團以上部隊長參加的軍事會議,作軍事部署和戰鬥動員。選擇一個山洞作為會議的召開地點,也是因為來自空中的敵機時常出沒騷擾,山洞周圍樹木茂密,非常掩遮,容易防空。
會場裡用橫布掛著一張桂南地區的五萬分之一比例軍用地圖,圖上用紅藍紙標誌著敵我態勢。兩個軍的各級官佐都預感到將要打上一場殘酷的硬仗,心情既興奮又緊張,整個會場的氣氛十分嚴肅。幾乎每一個軍官都把自己身上軍服的銅質紐扣,擦得鋥亮,充分表現自己的軍人風範。
站在眾人面前正在侃侃而談的正是最高統帥的嫡系愛將,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的杜軍長。
“眼下,雖然局勢非常危險,但是對於我軍也並不是毫無勝機。目前,日軍在南寧及附近各地域的兵力不過4個步兵聯隊、1個騎兵聯隊及少量炮兵,作為日軍主力的第五師團所屬的重兵器和機械化裝備因邕欽公路被破壞,尚未跟進,其給養之運輸補充也很困難。而我們首先的反攻目標崑崙關那裡,日軍現有的部隊並不多,只有日軍第5師團騎兵第5聯隊和步兵第21旅團的第21聯隊松本總三郎第3大隊。日軍第42聯隊和第21聯隊主力部署在九塘至南寧一線。在崑崙關這樣的山地戰場環境下,真正具有戰鬥能力的只有松本總三郎大隊的千餘人。我們兩個軍的部隊共同承擔攻擊崑崙關的任務,無論從兵力數量還是裝備上來說,對於敵人都是佔據絕對的優勢。唯一不利的地方就在於崑崙關地區的地形險要,進攻正面較為狹窄,我們必須向上仰攻。這可能會給我軍進攻部隊帶來比較重大的傷亡損失。”在分析了日軍的戰略企圖、敵我態勢、敵人的兵力和作戰特點,以及友軍的位置以後,杜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