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一軸心關係的建立,德國將更加強協助日本勸導蘇俄與日本締結互不侵犯條約,並可以威嚇美國,使之不敢輕舉妄動。”
10月4日,前進到江蘇江北地區的新四軍部隊在陳,粟的指揮下在姜堰的黃橋地區與國民政府江蘇省政府韓主席的部隊第89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戰至次日夜,第89軍敗退到興化。
trop)即致函斯大林重申其一年前曾經表示過的見解─即德國以德日及德俄友好關係,願見日俄間現存歧見的消除,並表示歡迎莫洛托夫前來柏林商談世界全域性問題,因為“我們的元首(希特勒)認為採取一項久遠的政策,並以劃定俄、德、意、日四國的全球利益範圍的辦法,導其人民的未來發展於正軌,似乎是四國的歷史性任務”。
10月22日,斯大林覆信德外長“同意在永久不變的基礎上以劃分相互間的勢力範圍,是可以改善我們這些國家關係的”;並且表示在原則上不反對日本義大利參加這一聯合討論。
11月12日,莫洛托夫遵奉斯大林的命令,抵達柏林,與德外長會談。11月12日李賓特羅甫與莫洛托夫初次會談時,李氏檢討世界全盤形勢,以及德義決不允許英國再有涉足歐洲大陸的信念與決心後,即鄭重表示:在蘇俄與軸心國家關係上日俄的關係是必需經由外交途徑首先予以澄清的。最後李又進一步表示願意與莫洛托夫交換對中日問題的見解,莫洛托夫因即表示他是同意李氏所謂中日和諧有利世界各國利益之說法的,但以為日本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觀念太模糊了。
11月12日,希特勒與莫洛托夫的會談結論中,莫洛托夫又鄭重的表示:蘇俄對於參加德意日三國公約的邀請,在原則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三國公約的目的與旨趣必須首先予以極嚴格的界說,特別是因為大東亞共榮圈的範圍”。
11月13日,莫洛托夫與李賓特羅甫繼續會談“不列顛帝國的大清算工作”,在如何劃分勢力範圍問題上,李賓特羅甫提出德國計劃,同時李氏又再三強調在達成簽訂日俄互不侵犯條約的基礎上,日本當可願意承認外蒙古與新疆是蘇俄勢力範圍的。莫洛托夫接到德國提出的草案後,即返回莫斯科報告斯大林詳細研究。
11月26日,莫洛托夫將俄國的對案提交德國駐俄大使。按照蘇俄提出對案,蘇俄企圖以歐洲羅馬尼亞和保加尼亞邊境一直到亞洲的印度和緬甸邊境為其勢力範圍,這是完全超越德國原案範圍的,在兩大極權野心國家無饜的利慾之爭情勢下,希特勒遂將俄國對案擱置不復。
11月30日,日本與汪偽政府在南京簽訂“日華基本關係條約”及條約的附屬議書。條約共9條,其內容有:日汪共同防共;同意日本軍隊駐紮華北一帶;共同開發國防資源並向日本提供方便條件;日本廢除在華治外法權和放棄租界,中國開放本國領土供日本人居住和營業等等。同時還簽訂了《附屬者定書》、《關於附屬者定書的諒解事項》、《附屬秘密協約》、《附屬秘密協定》等。
同日,日汪偽政府行政院院長汪精衛、日本駐汪偽政權“大使”阿部信行和“滿洲國”參議長臧式毅在南京簽訂《日滿華共同宣言》,又稱“日滿汪共同宣言”。主要內容為:為建設東亞新秩序,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善鄰友好,緊密提攜,形成東亞永久和平之軸心;實現善鄰友好、共同防共、經濟合作三原則;根據宣言宗旨,迅速締結有關協定等。同日,日本政府發表關於“日華基本關係條約”和“日、滿、華(汪偽)共同宣言”的公報,宣佈正式承認汪偽政府:“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和“滿洲國”政府也相互承認。
“這一個個的訊息,看上去對於我們來說,總體上是越來越不利了。”看著供軍內高階將領傳閱的情報檔案,楊參謀長面露憂慮。
“歸根結底,我們都要堅定地相信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場和日本之間的戰爭,勝利者絕對不會是日本。凡是看不出來這個問題的人,都只能說他的戰略眼光實在有限。”劉建業對於這些世界的風雲變化,是根本不稀奇的,因為他知道只要美國和蘇聯一旦加入這場戰爭,那麼德國和日本就必然會失敗。如何為自己的祖國在這場戰爭裡爭取最大化的利益,才是他現在所感興趣的。
“還有這個蘇俄,他們居然也和日本人眉來眼去的,真是很難理解。”楊參謀長說道。
“這並不難理解,利益是這一切問題的關鍵。英國人說得好,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對於蘇俄來說,原先他們支援中國,目的並不是真地想要讓我們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