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部分

站起來再表示一下態度的。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容的他有不同的意見。最高統帥和陳部長的安排,顯然已經是給他留足了面子,如果他再不識趣的話,恐怕,後面的結果就……

就這樣,從雲岫樓裡出來了以後,劉建業暫時成為了一個只有空頭中將軍銜的閒人。不過,早就知道底牌的劉建業根本就不在乎,大不了他就在這個山城好好的逍遙一段時間罷了。

第二天,各大報紙上就公開宣佈了軍委會對劉建業的處分命令。儘管,除了政府和軍隊背景的報紙以外,大多數的報紙上的文章對軍委會的處分決定都抱著幾乎同樣的態度,認為這樣的處分是走過場,根本就是提得高,放得輕,幾乎就是不疼不癢得碰了一下皮毛,更有幾個贛省的參政會議員,公開發表文章和講話,聲淚俱下的要求軍委會痛下決心,拿劉建業的腦袋開刀以儆效尤。只不過,軍委會接下來的態度就是曖昧不清,甚至就是幾個部門公開對外打起了太極拳,互相推諉。當然,這一切對於劉建業來說,根本就是無關痛癢,即使外面對他的口誅筆伐鬧得再兇,也動不了他一點皮毛。現在他是每天早睡早起,每天上午到軍令部的研究所去報個到,下午回到江南的小樓把自己對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觀點整理一下,準備第二天和那些軍令部裡的參謀們再討論一下。不過呢,由於劉建業畢竟是過來人,對於那一段時間的世界大勢的變化趨勢早就爛熟於胸,討論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他在對那些參謀們進行著啟發和引導。

這樣的輕鬆時光,過去了大約半個月。一天的上午,例行公事的劉建業剛到研究所,就接到了一份徐部長下達的命令,要他以中國方面代表的名義,參加第二天在軍令部大樓裡召開的駐陪都的武官交流會議。

“這是一個什麼內容的會議?”劉建業問著研究所的所長,海軍的楊中將。這位楊中將,高高的個頭,長方形的臉上留著一撮仁丹胡,是國軍裡很有名氣的國際問題研究專家。楊中將,少年時代赴日本學習海軍,受革命先驅黃興的影響,於宣統二年成為同盟會員,後留學美國南加州大學,回國後先後在海軍艦隊和國民政府中任職,曾一度在武漢大學任教。“九一八”事變以後,楊中將出任駐日本海軍武官,是有名的日本通。全面抗戰爆發後,他回國被重用,擔任軍令部情報組長兼對敵宣傳組長,國際研究所所長,主持軍令部對日本的情報工作,以認真的辦事態度和高超的情報分析能力著稱。

“這個會議是在重慶的各國武官之間的交流會議,主要目的是交換一下各國掌握的一些情報,研討一下未來一段時間的國際形勢,別的也沒有什麼。這一次派你去,是徐部長點的名,你可不要丟了我們中國軍人的顏面。”楊中將對這位臨時的票友說。

“我自當盡力而為,決不丟了國家的臉面。”楊中將這樣說了,也就不容的劉建業有所推脫了。

“你就先回去好好的準備一下,需要什麼資料,可以到資料室去找,我跟他們打過招呼了,你只管去找。”楊中將說道。

“好的,我這就去做準備。”劉建業向這位情報界裡的真正行家敬禮,走出了楊中將的辦公室。

“看來,徐部長是想在我的身上儘量多榨出一些油水了。得,畢竟人家是有名的長袖善舞,以後或許還有要用得著這位老先生幫著說話的時候,這一次就賣他一個面子吧,花花轎子總還是眾人抬的。”劉建業看著命令,微笑著自言自語。

從研究所回到了小樓,劉建業好好地把原先歷史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程序梳理了一遍,準備應對第二天的會議,免得在那些習慣了在中國人面前表現的眼高過頂,趾高氣揚的老外面前丟了中國軍人的顏面,當然,最好是能給中國軍人好好的爭一點面子回來。

第一百一十七章 … 唇槍舌戰

大凡對於國際政治外交以及情報方面的事情,知道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外派到駐在國的武官們,是一類比較特殊的外交官,是國家武裝力量的外交代表,是使館館長以一切合法的手段調查與軍事有關的情況,直接或者間接透過使館將情況報告給派遣國一些相關的軍事部門。

當然以上所說的,都是官面上的說法。當然,世界各國之間,尤其是相互之間關係不是很好的大國之間,利用武官的特殊外交身份為掩護,進行一些秘密的情報活動,這也不是什麼很稀罕的事情。只不過這種事情,通常情況下即使不幸被對方發現,也會被雙方默契的掩蓋起來。大家都在這麼做,萬一哪一天,我這邊的人落水了,還需要你來給個面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