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3部分

第三百一十五章 … 日落(五)

在劉建業的多方運作和美國人出於抵禦戰後的俄國人在遠東勢力擴張的考慮下,早已經被內定為未來的駐日盟軍最高司令,也就是實際上的戰後日本最高統治者的麥克阿瑟將軍向美國陸軍部和國務院提出了把來自中國的第49集團軍作為戰後的中國駐日佔領軍的要求。

原本,在盟軍最初的設想裡戰敗以後的日本將被按照德國的模式由太平洋地區的四個主要同盟國家軍隊分別實施佔領。但是,在德國戰敗以後,整個西方對於像洪水一般的蘇俄上千萬的機械化大軍充滿了恐懼。他們害怕在未來的日本也出現由蘇俄控制的佔領區與由其他國家軍隊控制的佔領區之間出現新的軍事對峙局面,那樣,將不利於西方對來自貪婪的北極熊的圍堵。在亞歐大陸這個世界島的東西兩端同時出現東西方的對峙,這樣的後果對於西方世界來說是災難性的。同時,從地緣政治角度上來說,讓北極熊插手日本,將使北極熊直接獲得前出到整個西太平洋的前進基地。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讓北極熊獲得了這樣的一個落腳點,那麼在戰後的太平洋上,勢必將出現一支新的可以與美國全面抗衡的力量。這是美國人乃至整個西方世界所無法容忍的。所以,在戰後的對日佔領軍的序列裡,無論如何都不能有蘇俄軍隊的存在。當然,當時蘇俄尚未對日本宣戰,這也成為了拒絕蘇俄軍隊參加對日佔領的一個重要藉口。

如何才能避免出現這樣的局面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有一支既實力強大,又對蘇俄抱有不信任態度的力量來分擔美國人的壓力,同時,這支力量還必須在東亞地區有相當的影響力,能夠確保戰後未來的日本及其周邊的朝鮮等國不至於在政治上向蘇俄傾斜。

符合這樣的條件的力量,只有老牌的殖民主義國家英國和傳統的東亞地區盟主中國。英國雖然是老牌的殖民主義帝國,但是,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受到了重創,實力下降,在這一次的世界大戰裡雖然又一次的取勝,但是在與德國的戰爭裡,英國人幾乎也被榨乾了骨頭裡的最後一點油水。加上英國在印度和東南亞的殖民統治因為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的影響以及戰爭的削弱,已經如3中殘燭,朝不保夕,搖搖欲墜,即使有心為有著所謂特殊關係的美國朋友分擔壓力,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咬緊了牙以後,英國人勉強表示為了表示英國對同盟國家義務的尊重,願意出兵一個旅。僅僅一個旅的部隊,放到日本這麼一個有著一億多人口的國家,怎麼看也就是一個象徵性的表示存在的舉動。

東亞地區的傳統盟主中國雖然國力比起英國還要差,但是,在戰爭中國家的統一程序向前大幅度的推進,而且,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上來說,中國即使在國力極度衰弱的時候,對於周邊的傳統藩屬國,仍然有著相當的影響力。況且,中國的國民政府對於北方的強大鄰居,同樣有著強烈的不滿。別的不說,僅僅是蘇俄在戰爭期間仍不忘記吞併中國的領土,並操縱和控制外蒙,就足以使中國的最高當局對其抱有怨憤,只是由於國力上的巨大差距,這一切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拉上中國人一起幹,同時還可以使原本在東亞地區根基並不深厚的美國在道義上取得相當的好處,便於他們完成在戰後的東亞地區的整體安排。

因此,美國人找來找去,發現只有中國人能夠幫助他們完成在整個東亞地區的戰後佈局。於是,在麥克阿瑟將軍的極力推薦下,白宮,國務院,五角大樓,美國駐華外交使團,軍事代表團對此達成了統一的意見,中國必須派出駐日佔領軍。

為了使中國的最高當局同意派出佔領軍部隊,美國的外交和軍事使節相繼對中國的最高統帥進行了遊說,同時,麥克阿瑟將軍也親自出馬,飛往陪都與中國的最高統帥進行了密談。雖然,當時的雙方在此後會會談的細節都守口如瓶,不肯作絲毫的透露,但是,人們仍然可以從以後所發生的事情裡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推測出事情的大概。

7月14日,美國的國慶日。

中國國民政府和美國聯邦政府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式簽署了書面協議。美國政府將向中國國民政府轉交大批的在亞洲的戰爭剩餘物資,同時將向中國國民政府提供貸款以幫助國民政府重整在戰爭期間瀕臨崩潰的國家財政及國家經濟重建;中國政府將派出第49集團軍部隊,作為未來的駐日佔領軍,參加戰後同盟國對日本的軍事佔領。中國駐日佔領軍將由中國駐日軍事代表團負責行政領導,在軍事上服從盟國駐日最高司令部的統一指揮。中國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為軍委會外事局長商啟予上將,副團長為劉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