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劉建業對陳參謀長說道。
“我想說的是部隊計程車氣問題。”
“部隊計程車氣難道出了什麼問題嗎?依我的感覺,現在各部隊計程車氣都很高嘛。無論官兵在和鬼子作戰的時候,都很英勇。”
“這是因為這場令仗剛剛開始,部隊的傷亡和損失都還不算大,而且,現在各部隊的彈藥和糧食醫藥的儲備還算充足,官兵們士氣正高,當然看不出來什麼問題。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是一支四面被圍的孤軍,除了飛機空投,我們已經無法得到任何的補給。部隊的兵員越打越少,不會有增加的。連續作戰對官兵的精神和體力,都會有很大的消耗。”
“你說得很對,而且我還要補充一句,無論是131師還是170師都有不少人是剛剛入伍不久的新兵,尤其是170師幾乎完全都是新兵。我也看過了,他們的武器簡直是五花八門,最早的槍械甚至是普法戰爭時候的武器,這種東西早就應該送到博物館裡展覽了。新兵剛上戰場也許還可以藉著血氣之勇,拼殺一陣,但是在戰場上待上一段時間,就會心理上產生很大的陰影。他們的作戰意志和決心會發生動搖,直接造成部隊士氣低落。”
“看來,劉司令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了。”
“我明白這個道理,不代表我一定有辦法來解決。首先,無論從那裡講,131師和170師的官兵都是廣西子弟,和我們中央軍系統之間積怨甚深,現在大家還可以共同作戰,一旦戰事不利,很難說雙方會不會產生什麼芥蒂;然後,我們的那些政工人員,說實話,他們的水平的確夠嗆,就他們的那些政治工作,我聽了都要悶得睡覺,更何況是士兵們了,還怎麼鼓舞士氣;第三,此前白總長的那些部署,明眼人都知道是犧牲異己,儲存嫡系,很難將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這的確是問題。不過,我現在有一個想法,不知道有沒有效果。”
“有什麼想法就儘管講,我們現在是開誠佈公,暢所欲言。”
“以我的想法,我們是不是效法古人,來上一篇檄文,鼓舞一下士氣。”
“這個想法倒是不錯,不過,要是寫那種駢四驪六的文章,那就大可不必了。那種文章看上去文字很華麗,可是實際上,就連我自己都不大看得明白,更不用說是大多數都不識字計程車兵們了。”
“駢四驪六的古文體也就不用了,用白話文就可以了。這篇檄文,就是給士兵們聽的,沒必要搞得雲山霧罩。”
“這個我倒是很贊同。不過,晚輩的文筆實在不怎麼樣,所以,要我自己捉刀,那就是趕鴨子上架了。”
“我早就準備了一篇,就是想徵求一下你的意見。”說完,陳參謀長從公文包裡掏出一張紙。
“好,簡單易懂,道理清楚,就是這篇了,不用改了。明天一大早,我就親自播發。”看完文稿,劉建業高興得拍著桌子喊道。
次日黎明,也就是11月3日,桂林城的大小廣播喇叭裡,都同時傳出了一個浙江口音。
“各位弟兄們,參加桂林保衛戰的國軍將士們:
桂林接鄰五嶺山脈,背靠灕江,周圍地勢平坦,給我們的作戰周旋空間不大,是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地方,在戰術上是不利於固守,但是軍人的天職是保國為民,我們決不能因為桂林地形不利而意志動搖,命令不容任何人打絲毫的折扣。我們的戰鬥任務就是在城外城內,利用我們能夠找到的任何武器,任何物件和窮兇極惡的倭國鬼子血戰到底,在每一個陣地,每一座房屋,每一個角落,都要和敵人展開誓死的爭奪,不死不休,無論敵人施加多大的壓力,我們的回答只能是血,是死,戰死就是光榮。只要我們還有一個人活著,就堅決不能放棄陣地。我們都可以看到陣地之上飄揚的是我們的國旗,我們能夠允許小鬼子把他們的膏藥旗插在我們的神聖國土上嗎?那將是我們對祖先最大的不孝。我們死後將無言以對列祖列宗,無言以對父老鄉親。
我們為了保衛桂林,爭取國家民族獨立自由而戰死,死了比生還有價值,每個人在歷史上都會留下名字,你們的父母、妻子同樣會感到光榮。軍人屬於國家,國家的利益就是我們軍人的利益。也許,等到我們老了,我們將躺在床上等待死亡的降臨,這個時候,也許我們的子孫後人會問我們,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面臨千古未遇的浩劫,面臨亡國滅種的劫難的時候,我們在做什麼。那個時候,我們將可以自豪的對他們說,我拿起了槍保衛我的祖國,和鬼子進行堅決的戰鬥,哪怕是面臨死亡,我也沒有後退,我無愧於一個軍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