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1部分

淖髡劍�厝灰����恐刈氨福�踉幣話耄�魷執笈�送觶�嗽蔽薹ㄊ杖縈牘槎櫻�油鍪�⒉歡希揮繞涫腔鵒�躒跤肷嗽薄⒌�┑募�罄�眩��怪富釉蹦巖圓蹲秸交�圖岢旨叩校�詰鼻骯�簿穌降姆淺P問葡攏�垢�現乩�押汀壩朊裾�場保�崾�10萬大軍難以立足。

經過反反覆覆思考,反反覆覆對比,在說服陳y司令員並徵求劉鄧首長的意見後,4月18日,粟裕終於鼓足勇氣,斗膽直呈,以長達3000多字的詳細報告致電中工委劉少Q、朱D,並請轉中央軍委,並報華東局。為明確責任,電報是以粟Y個人名義發出的。他在電報最後特別表示:“我們對南渡準備仍積極進行,決不後悔。”並一再說明,這是自己不成熟的意見,雖經月餘考慮,恐有不周,加以對政局方面的情況瞭解太少,“斗膽直呈,是否正確尚祈指示”。剛到城南莊不久的毛澤D與周恩L等反覆商量後,將陳Y、粟Y召到城南莊,並把這個問題列入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的重要議程,經過再三討論,同意和採納了粟Y的意見,對華野第1兵團的任務重新做了佈置。

敢於實事求是地提出與中央戰略行動方案不同的意見的將領,是大智大勇的。粟Y作為戰區指揮員敢於採取這樣一個極有分量的大動作,深受毛澤D、周恩L、劉少Q、朱D、任弼S等中央領導人的讚許。而善於實事求是地採納部屬不同意見的最高統帥更是大智大勇的,這需要特別的戰略勇氣和恢宏氣度,這種高度的民主,保證了中國GCD的領袖們能夠左右這場前無古人的國共命運大決戰。

1948年上半年,陳Y、粟Y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和劉鄧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先後進行了皖東、豫東、開封、襄樊、昌濰、兗州等一系列戰役,大量殲滅當地的國軍部隊,收復了蘇北、江淮地區。

5月31日,粟率領在黃河以北結束休整的第1、4、6縱及特種兵兩個縱隊,渡黃河南下,與黃河以南的第3、8、10等縱隊會合,在中央軍委的指揮下,在中原野戰軍配合下,取得豫東戰役的勝利,殲敵9萬餘人。

豫東戰役證明打大殲滅戰的想法符合實際。解放戰爭以來,隨著雙方力量的消長和戰略戰術的變化,解放軍殲滅戰不斷向更大規模發展是個客觀規律。這種大殲滅戰發展下去,勢將成為同對手的戰略決戰。而要進行這種大規模的決戰,必須考慮時機;還要考慮戰場條件和後勤條件。

粟Y對此作了周密分析。他認為,從戰場和後勤供應條件來看,在長江以北決戰比在長江以南決戰有利得多,而在長江以北決戰,又以在徐蚌地區為最有利。因為徐蚌地區不僅地形寬闊,通道多,適宜於大兵團運動,而且大部地區是老解放區和半老解放區,群眾條件好背靠冀魯豫老根據地,地處華東。中原接合部,距華北也不遠,能得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援。還可以利用蔣桂之間的矛盾,集中兵力打屬於南京政府嫡系的徐州集團。如果兵出中原,我軍將處於白健生的武漢集團與劉經扶的徐州集團之間,桂系部隊可能參戰。

華東野戰軍1948年9月16日至24日由粟Y指揮,發動濟南戰役,採用“攻濟打援”的作戰方法,由43個團組成強大的攻城集團,76個團組成打援集團,既要攻克濟南,又要阻擊從徐州北援之敵。由於攻城集團連續猛烈攻擊,迅速攻克濟南,殲滅了守軍,而徐州之增援部隊因懼怕強大的打援集團,直到濟南守軍被殲之時,也未敢大舉北援。

在濟南戰役前,粟Y就考慮到打下濟南以後華野向何處出動。1948年8月23日,粟Y等在上報軍委的電報中提出:“兩個月以後,我們即可舉全力沿運河及津浦路南下,以一個兵團攻佔兩淮及高郵、寶應,則蘇北局勢即可大大開展。”這一想法是想以這一作戰行動為下一個作戰和渡江創造條件。濟南戰役敵人援兵沒有來,就有必要,也有足夠的力量,同敵人在江北再作大的較量。粟Y有這個戰略決心。所以就有了這份對戰略決戰產生重大影響的電報。

濟南戰役使華北和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國軍徐州、鄭州、濟南三足鼎立的態勢陷於瓦解,徐州“剿總”劉經扶集團所屬的三個兵團雲集在徐州周圍,依靠津浦、隴海兩條鐵路形成所謂“一點兩線”的部署,企圖阻止華東野戰軍南下作戰,以屏障南京。

如今,南京的蔣總統為確保國軍對津浦路、隴海路、平漢路等重要鐵路幹線的控制,阻止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兩軍會合,將部隊沿隴海路、平漢路、津浦路部署:第16兵團的兩個軍駐鄭州;第2兵團五個軍駐商丘;第8兵團兩個軍駐開封;第12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