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的晚上,第15集團軍在嘉定城開慶祝大會,追悼陣亡將士,表彰有功官兵。劉建業因為堅守羅店,多次帶隊與敵軍肉搏廝殺,捨生忘死,身先士卒迭殲鉅寇並且帶隊奪取日軍聯隊軍旗一面,功勳卓著,衛國有功,被軍事委員會授予三等寶鼎勳章和三等雲麾勳章各一枚。這也是校級軍官能夠獲得的勳章最高等級。屬下的各部軍官和一些英勇作戰計程車兵,也獲得了相應的勳章獎章。慶祝會上,軍民情緒歡洽,參謀總部派來的代表表示,淞滬戰場上,國軍犧牲的官兵雖然不少,但士氣卻愈戰愈為旺盛,而真正做到了前仆後繼。上海各界的民眾代表也紛紛表示,民心堅定而樂觀,認為日軍必敗,最後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10月2日,(太原會戰)(忻口戰役)日軍察哈爾派遣兵團混成第2旅團從代縣向崞縣(今崞陽鎮)進攻,遭遇中國守軍第十九軍頑強抵抗。日軍上海派遣軍總司令松井石根,限部屬3天內佔領嘉定、瀏河、劉行、大場、閘北、浦東等處。敵集中兵力向羅店、劉行發動進攻;我軍沿滬太公路撤退約1000餘米。晚,敵以輕型戰車30餘輛,協同步兵1600餘人,由北四川路衝入我方警戒線。英國倫敦華僑推行“大中華運動”,支援中國抗戰。
11師在敵人的不惜代價,不計傷亡的瘋狂進攻下,雖然,竭盡全力與敵人反覆爭奪每一寸陣地,但是,終因傷亡過於巨大,部隊無力繼續戰鬥下去,遂奉命連夜向張家村、林家宅轉移,並切實佔領該處構築工事。第11師師長彭善以梅春華31旅(原旅長王嚴在助攻羅店時負傷)先行出動,一面戰鬥、一面轉進。在轉移中,擔任掩護任務的第62團1營1連遭到日軍突襲,該連官兵在戰至只剩六人後仍堅持不退,與突入之日軍展開肉搏,最後全部壯烈犧牲。10月3日晨,第11師順利完成任務。
10月3日,(淞滬會戰)中國守軍左翼軍兩次調整部署,於3日拂曉前轉移至蘊藻浜右岸亙陳家行、楊涇河西岸、瀏河鎮之線。晨,日軍向滬太公路東西兩側進攻,使用毒氣及達姆彈。敵艦駛入常、澄交界的段山港,向岸上民房轟擊。
第三十三章 … 退守大場
10月4日開始,(淞滬會戰)日軍以大場鎮為目標發起攻擊。其主力兩個師團猛攻蘊藻浜南岸中國左翼軍和中央軍左翼陣地。中央守軍側後受到嚴重威脅。第3戰區即令由後方增援的川軍第22集團軍加入該方面作戰。經10餘日反覆爭奪與激戰,左翼軍傷亡甚重。日外務省特派在野外交家伊藤等10餘人抵滬,誘脅我軍停止抵抗。戰鬥仍在羅店、劉行附近進行,敵企圖渡薀藻浜。第78師467團迎擊渡河日軍,1個連在10分鐘內就全部陣亡!
10月5日,我國弱小的空軍,趁著夜色的保護,主動出擊,轟炸了日軍的陣地。血戰連日的國軍將士,為此歡欣鼓舞。同日,華北的日軍部隊攻佔德縣。
10月6日,美國國務院宣言,斥責日本在華侵略行為實際破壞《九國公約》與《非戰公約》。國聯大會透過關於中日衝突事件的議決案,譴責日本,聲援中國。同日,淞滬戰場的敵主力分2路進犯:一路由羅店沿滬太公路,經施相公廟向嘉定進攻;在劉行方面之敵,經廣福鎮向嘉定進攻。一路由顧家宅強渡薀藻浜,抵南岸進襲廟行;張華浜之敵西進,威脅江灣、閘北之線。
10月7日,敵第3、第9兩師團在優勢炮火掩護下,由薀藻浜北岸向我第87師及第1軍正面強行渡河,被我軍擊退,成拉踞戰。我軍冒雨反攻黃浦江沿線,炮戰激烈。
10月8日,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發表所謂宣告,稱日軍進攻之目的,在於強迫中國政府與抗日軍隊改變對日態度。
10月9日,國聯邀請13國在北平舉行“九國公約會議”,尋求解決中日爭端辦法。日軍犯廣福鎮、西六房宅,均被我擊退。
10月10日,日軍佔領石家莊。中國外交部照會國聯,宣告接受“九國公約會議”的邀請。連日來,閘北的六三花園、八字橋、浦東、薀藻浜等地均在激戰。
10月11日起,(淞滬會戰)大場爭奪戰開始。大場是上海市區中國守軍北翼第一道防線的要地。中國守軍奉命撤至此防線。日軍開始進攻,中國守軍在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白崇禧指揮下與日軍激戰於蘊藻濱南岸,直至次日,我軍取得初步勝利,予敵重創,渡過蘊藻濱的日軍部隊主力傷亡甚眾。同日,華北戰場上,忻口戰役和娘子關戰役正式打響。
10月1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佈,南方8省13個地區的紅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