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那對河的敵兵卻毫無動靜,杜將軍等得不耐煩起來,便親自帶了一萬人馬,赤膊大呼,渡地河去討戰。
待得劉遇節知道,趕上前去勸阻說:“兵分則力單,渡河而戰又是十分危險的事體。敵人不肯渡河過來。他一來是防我軍在半河裡攻擊他,二來是誘我軍過河,以逸待勞。將軍千萬不可渡河。”這時明兵已大半渡過河去,一任劉將軍千言萬語,杜將軍如何肯聽他,只囑咐劉將軍緊守山營,大喝一聲渡過河去了。那英明皇帝坐在帳中,打聽得明兵已渡過河來,便留下兩旗兵士,在界凡山等待敵軍;自己卻統著五萬五千大軍,從蘇子河上流頭悄悄地渡過去。這時,劉將軍依著將令,在薩爾滸山上緊守著,老營河岸旁並無兵丁看守。誰知那建州兵馬,已是渡過大河漫山遍野而來。
這是半夜時分,明朝將士正在山上做他的好夢,只聽得四下裡一聲吶喊,那建州兵已搶上山岡來。劉遇節從夢中驚醒過來,跳上馬衝下山去。這時夜色昏黑,那敵兵擎著火把分八路進攻,好似八條火龍。劉遇節看看抵敵不住,他帶了一萬多人馬,揀那沒有火光的地方衝下山去。這劉將軍是不曾到過關外的,他手下又都是江南兵,不熟地理。那建州兵卻十分熟悉,只揀那大路殺上山去。可憐許多明兵,只因不識道路,撞在敵軍裡,被他打得片甲不留。便是劉將軍帶著的一萬兵士,也都因不識道路,撞在叢莽中不得脫身的也有;翻在陷坑裡,遭人馬踏死的也有。劉將軍左衝右突,四下裡找路,竟找不出一條下山的道路。他奔波了半夜,跑得人馬疲乏,一個眼錯,被絆馬索絆翻了,活捉到建州大營去。他見了建州皇帝,不住口地大罵;惱了大貝勒,便在他父親眼前,一刀揮作兩段。
這一場惡戰,薩爾滸山上的明兵死了五千多人,逃去了五千多人,被建州兵活捉住一萬人馬,奪得的旗幟馬匹不計其數。
這個訊息傳到杜將軍耳朵裡,不覺嚇了一大跳。他渡過河足足費了一天光陰,待到傍晚時候,那天上忽然下起傾盆似的大雨來,把個杜將軍打得和落湯雞似的,好不容易渡到對岸。那兵士們拖泥帶水地走著,人人怨恨,個個疲乏。看看到了那界凡山下,遠遠見那敵人營中全無燈火。杜將軍心中疑惑,忙傳命兵馬站住,派探馬前去打探。誰知前面的探子不曾回來,後面的探馬卻已報到說:薩爾滸山的大營全軍覆滅!杜將軍聽了,慌得手足無措,急傳人馬悄悄地退回渾河右岸去。他知道蘇子河右岸有敵兵攔住,便想從渾河退回去。這時便是四更天氣,天上烏雲滿布,漆黑無光,只有前面一條渾河發出白茫茫的光來。杜將軍一邊走著,一邊肚子裡暗想:“幸而界凡山的敵兵不曾覺得,倘然給敵兵知道了,追趕上來,這時前有大河,後有追兵,不死在刀下,也要死在水裡。”看看全軍已到了渾河岸邊,便傳令渡過河去。到天色微明,人馬才渡得一半,杜將軍自己也下了船,在河中照料。這時所有木筏、船隻裝滿了人馬,在河中行駛;還有一半人馬,一齊站在河岸邊守候船筏。
忽然身後塵頭大起,喊殺連天,那建州一萬五千人馬和一陣風似地趕到,見人便殺,見馬便砍。那班明兵在泥水中跋涉了一夜,受盡風寒,肚子又飢餓,身體又疲乏,這時逼得他前無去路,後有追兵。杜將軍在河中望見建州兵馬十分驍勇,縱橫馳騁,殺得明兵大喊大哭,一半落在水裡,一半死在刀下,五千人馬,被殺得半個不留,岸上堆著一墩一墩的屍首,渾河的水也紅了。杜將軍看了,也無可奈何,只催著船隻快渡。一會兒,大軍渡到右岸,看看岸上一片平沙,靜悄悄的不見人影,杜將 軍才放心了。那五千兵馬零零落落,也整不起隊伍來。杜將軍帶著他們向西面走去,走了十五六里路程,見前面一座大樹林,那山角斜插在樹林裡。杜將軍傳令到山下樹中去造飯息力,兵士們到了樹林中,便七歪八斜地倒在地下,將弁們上去喝起了這個,那個又睡倒了。杜將軍看著士兵也可憐,裝做看不見,一任他們遊散去。 正休息時候,忽聽得樹林後一聲炮響,左面大貝勒代善殺到,右面四貝勒皇太極殺出。杜將軍也不及招呼兵士,只帶了遊擊王宣、趙夢麟和三五百親兵跳上馬,一溜煙逃去。這裡兩個貝勒在林中只是搜殺明兵,殺得他們呼爺喊娘,到底一個也不曾逃得性命。那杜將軍騎在馬上,連連地打著馬,也不分東西南北,見路便走。走到一座山谷下,只見前面閃出一支人馬來,黃傘寶蓋,馬上端端正正坐著一個建州可汗。左有大交扈爾汗,右有軍師範文程,那扈爾汗拍馬上前說道:“俺們等候你多時了,你快快獻上頭來 !”杜將軍看看不是路,忙撥轉馬頭逃走。後面建州兵風馳電掣一般追來。杜將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