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部分

彭德懷接著講了一些往事。一方面是想表明他從很早的時候起就把毛澤東當作自己的先生,對他是很尊敬的;另一方面是想說明他不同意毛澤東說的他兩人的關係是“三七開”。

最後,彭德懷勉強表示:“我認為我同主席的關係是對半開。”

毛澤東依然說:“還是三七開。”

在對半開還是三七開上,二人一來一往。最後是以彭德懷的沉默做結束。

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繼續進行。

會議由毛澤東主持,出席會議的仍然是原來的一些人。彭真讓李銳做記錄。會議從上午10點開到下午5點,有多一半的時間是毛澤東講話,他談的內容很廣泛:從井岡山到廬山,從軍事到哲學,從馬克思主義到斯大林,從黨的歷史上幾次路線鬥爭,到蘇聯的教訓等等。他的講話是漫談式的,但觀點是很鮮明的,批評彭德懷。

在毛澤東講話的間隙,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等都有一些插話,大都是向彭德懷提一兩個具體問題或對前面的發言作點補充和說明。

一直沉默的林彪則說彭德懷這回是招兵買馬來的,是野心家、陰謀家、偽君子……

林彪是7月29日上山的,他在北京就知道廬山“出了事”。他的發言,加重了火藥氣味,給問題升了格,也給彭德懷定了性。

林彪批評彭德懷說:你要拋掉個人的過分自信,拋掉個人英雄主義。“只有毛主席能當大英雄,別人誰也不要想當英雄,你我離得遠的很,不要打這個主意。”

林彪說完,毛澤東再次講話,從哲學問題談起,說彭德懷是資產階級世界觀,不是無產階級世界觀,方法論是經驗主義的,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說彭德懷這個人有兩面性,有革命的一面,也有反革命的一面。在民主革命階段他是積極的,但革命的方法也有錯誤;進入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就有了變化。他對社會主義也有模模糊糊的認識,要群眾又害怕群眾。9000萬人上山鍊鐵的革命熱情,他看成是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毛澤東還說,彭德懷這次對時局估計錯了,對自己威信估計高了,對黨內同志政治水平估計低了……

隨後,毛澤東又談到黨的歷史,批評彭德懷曾在1935年長征中鼓動林彪要求毛澤東交出軍事指揮權。這時,林彪插話說,長征他給中央寫信要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離開軍事指揮崗位,由彭德懷來指揮紅軍作戰,這事他並未和彭德懷商量,是他自己決定寫這封信的。

就為林彪寫的這封信,當年,在中共中央於四川會理城外舉行的緊急會議上,毛澤東曾嚴厲批評過彭德懷。彭德懷發言申明他在會前並不知道林彪寫這封信。過後,毛澤東曾屢次提及,彭德懷總持“事久自然明”的態度。不想毛澤東在今天廬山這一歷史時刻,舊話重提,使彭德懷既驚訝又傷心。

之後,彭德懷在他於1962年寫給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一封長信中敘及此事,說:“林彪同志莊嚴申明瞭,那封信與彭德懷同志無關,他寫信彭不知道。”從語氣看,彭德懷對林彪挺身而出洗雪了他這一段冤情頗為感動。至於林彪何以緘口25年,這時才出來說明真相,胸懷坦蕩的彭德懷,似乎沒有顧得上去想它。

林彪申明之後,毛澤東把話題轉回到彭德懷7月14日的信上,說彭德懷講“小資產階級狂熱性”,鋒芒是對著中央的,是攻擊中央,反對中央;說彭德懷寫那封信是準備發表的,用來爭取群眾,組織隊伍,用他的面貌來改造黨改造世界;說他要修正總路線,另搞一個出來;說彭德懷那封信的前半部分說總路線正確,“毫無感情”,全部感情放在後半部分。講到這裡,毛澤東嚴厲地說:

你這個人有野心,歷來有野心。你說過參加革命做大事,說我是先生,你是學生,這都是客氣話。先生、學生是講集體,勞動人民才是先生。尊重勞動人民為先生的思想你沒有建立。

你要用你的面目改造黨、改造世界。過去因各種原因未得到機會,這次從國際上取了點經(不能斷定),去年鄭州會議你未參加,武昌會議亂子一出,機會到了,出去考察,到了湖南。

上海會議重點是批評李富春,捎了你一句。去年八大二次會議我講過,準備對付分裂,是有所指的,就是指你。……

我六十六歲,你六十一歲,我快死了,許多同志有恐慌感,難對付你。

毛澤東的這一番話,明顯地流露出對彭德懷很不放心,也反映出他發動這場鬥爭的某些考慮。

毛澤東的批評使彭德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