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憤交加,默不作聲。想到毛澤東和周恩來曾幾次來電督促他:“你們的指揮所應建築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們司令部的安全”。“你們指揮所應速建堅固的防空洞,立即修建,萬勿疏忽”。“請你們充分注意機關的安全,千萬不可大意”等等,詞義急切。而他每天只忙著指揮打仗,沒想到發生瞭如此重大的不幸,使他既內疚又追悔莫及。
中午,司令部機關幾乎沒人去吃午飯。下午3時,彭德懷和志司黨委成員商量後,決定把這次不幸事件報告軍委。電文如下:“軍委並高(崗)、賀(晉年):我們今日7時已進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個參謀在房子內。11時敵機4架經過時,他們4人已出來。敵機過後,他們4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機4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當時有二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其他無損失。志司25日16時。”中央機要室收到電報後,先送給周恩來閱。周恩來在電報上寫道:“劉(少奇)、朱(德),因主席這兩天身體不好,故未給他看。”
在美機轟炸大榆洞的25日黃昏時分,第二次戰役按照彭德懷的命令打響。西線志願軍三十八軍、四十二軍在韓先楚指揮下,乘敵立足未穩,出其不意地對進犯到德川、寧遠地區之南朝鮮第七師、第八師發起猛烈攻擊。一夜之間,三十八軍一一三師從敵右翼涉過大同江,到達德川以南,切斷了敵南逃退路。一一二師從敵左翼進攻,迂迴到德川以西,切斷了德川與軍隅裡敵的聯絡。從正面進攻的一一四師則進據德川以北,從而完成了對德川之敵的包圍。敵人在大量飛機掩護下,企圖向西南突圍,均被打退,激戰至26日黃昏,南朝鮮第七師5000餘人大部被殲,美軍顧問7人全部被俘。
志願軍四十軍主力擔任配合三十八軍方向作戰,於25日晚向球場以北之美軍第二師一部發起進攻,殲敵數百人,餘敵向南潰逃,該軍未完成穿插分割的任務。這又使彭德懷坐臥不安,在作戰室裡踱來踱去,指示參謀長解方立即發電,令四十二軍向三十八軍靠攏,配合該軍堵截南逃之敵。四十二軍3個師與敵展開激烈戰鬥,至26日拂曉,攻佔了寧遠城,將南朝鮮第八師大部殲滅。
經過26日一天的戰鬥,志願軍在德川、寧遠地區開啟了戰役缺口。27日晚,東線志願軍第九兵團為配合西線各軍作戰,按預定計劃向當面之敵發起攻擊。彭德懷判斷,在東線志願軍開始攻擊後,西線之敵可能退向清川江南岸阻止志願軍南進,即令西線各部向當面敵軍進攻。28日晨,各軍均佔領了預定目標並殲敵一部。三十八軍攻佔了德川、戛日嶺後,整個清川江北面的美軍數萬人見勢不妙,企圖南逃。而此時,三十八軍根據彭德懷事先的命令,已於27日夜派一一三師一夜長驅70公里,於28日晨8時搶佔了敵軍南逃北援必經的交通要道三所裡。三所裡扼平壤向北通往價川的公路幹線,是西線美第八集團軍的心腹地帶,也是志願軍截斷敵軍南逃的一道“閘門”。一一三師出敵不意出現在三所裡,猶如一把利劍,刺進了美第八集團軍的心臟。使擁擠在西線的美、英、土軍幾萬人亂成一團,部署在清川江附近的美軍3個師和南朝鮮、英、土軍1個師2個旅殘部全線動搖。上午9時,美軍騎一師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支援下向佔領三所裡的一一三師陣地猛攻,企圖突破一個缺口南逃。志願軍前線指揮員韓先楚立即電令四十二軍夾擊駐守順川附近之騎一師,以減輕一一三師的壓力;又電令一一四師,從東往西側擊從三所裡、龍源裡方向突圍的敵人。志願軍參謀長解方受彭德懷的委託,當天3次用無線電報話機激勵一一三師不惜一切代價,截斷敵人的退路,配合主力在大會戰中殲滅敵人。①該師三三八團前仆後繼,守住了陣地。當晚一一三師估計敵人在三所裡突圍失敗後,有可能由龍源裡方向逃跑,又派三三七團連夜向龍源裡奔襲,在29日拂曉前搶佔了龍源裡陣地,截斷了敵人的另一條退路。這時,一一三師遠離主力,孤軍深入敵後80公里,在嚴重傷亡的情況下,靠低劣的武器裝備,緊緊卡在“聯合國軍”幾個師的後方。
這時,“聯合國軍”蜂湧向南突圍,平壤附近的英軍二十九旅,沿公路向北接應。南逃之敵為開啟通路,以數百輛汽車組成龐大車隊,在飛機和坦克引導下向三三七團龍源裡陣地連續突擊。該團指戰員英勇奮戰,始終堅守陣地。彭德懷3次電令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政委劉西元指揮主力迅速向一一三師靠攏,又電令四十二軍迅速向順川、肅川方向進攻,指示該軍說:“能否乘敵撤退混亂中消滅敵人主力,關鍵在於能否先機佔領肅川,斷敵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