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卷二 八佾第三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