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就是觀眾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一看到某某人出場,就知道,哦,這個人是個壞人嘛。以至於後面演好人演得再好,觀眾怎麼看也怎麼覺得彆扭。
現場許多人都對王梓鈞的這個角色耿耿於懷,不過隨著電影情節的進行也都暫時放了下來,也有一些男性觀眾則是把目光投在了女角色身上。
“米雪穿上牛仔褲好漂亮啊,以前只看過她穿古裝,這次可大飽眼福了。”
“哪有胡因夢漂亮。幹恁娘喲,丰韻**啊,那眼睛能勾魂。我要是高義,我也要**她。”
“你也太猥瑣了吧,這種話也說得出來。”
“我看都不如那個日本妞,有殺氣,有個性,這種妞玩起來才有征服感”
“沒品位”前面兩人衝他比了箇中指。
與原片相比,《賭神》的劇本在主要情節上王梓鈞沒有做什麼改動,但在細節方面,在鏡頭運用方面,王梓鈞卻有自己的想法。秉承王梓鈞一貫的理念,那就是商業片要有一種華麗的真實感。比如拍賭片,那就要叫專業人士來也挑不出什麼大錯,而不是那種好看是好看,知道底細的人卻會說:“切,那電影太假,沒有意思。”
比如《快餐車》裡的格鬥畫面,即便是真正的格鬥家來,也只能說某某動作其實可以再簡單直接一點,而不是整個推翻。
所以,王梓鈞版的《賭神》,比原著拍出來更裝逼,更熱血,更煽情,更華麗,也更真實。不是說他比王晶強太多,而是他可以在別人的成品上任意修改,加入自己的東西,並且補足別人不完美的地方。
高進的睿智與風度翩翩,刀仔的活潑、頑皮和機靈,龍五的冷酷、衷心和身手不凡,高義地殘暴、陰狠和不擇手段,個個特點鮮明,而且造型搶眼,再加上幾位美女的烘托,簡直讓現場觀眾領略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視覺盛宴。
直到最終一戰,高進巧妙的將計就計,巧妙贏得賭局,並且借對手新加坡賭王之手幹掉出賣自己的堂弟高義,而新加坡賭王也因謀殺罪被逮捕,可謂是圓滿的勝利。首映式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同時也有一些女觀眾默默地表達著自己的不滿。因為她們對王梓鈞演壞人恨不能接受,你演就演嘛,演一個情有可原、被逼無奈走入歧途的壞人還好,至少能讓人同情。但你居然演一個壞到如此徹底無法原諒的反骨仔,怎麼對得起自己的粉絲?
首映式無疑是很成功的,從放映廳出去的觀眾除了少數王梓鈞的粉絲外,個個興高采烈地談論著剛才的劇情。
特別是某些嗜賭的人,對片中那精彩的賭術唬得是即崇拜又羨慕,心想要是自己會兩手,以後豈不錢財無憂了?不過他們想要學卻又不知道找誰當師父,只能佩服片中那個刀仔運氣好。
接下來的幾天,港臺兩地的娛樂媒體都報道了《賭神》首映的情況,絕大多數對此片進行了正面的高度評價。
《明報週刊》上一位影評人寫道:“首先要承認,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商業片,並且爛賭是不好的,希望不要有人因為看了此片而走上賭博的道路……
在王梓鈞剛剛要宣佈自己在籌拍新片的時候,許多人認為王梓鈞會繼續拍功夫片賺錢。我也曾經一度這麼認為,因為上一部《快餐車》賺得太狠了,只在香港就撈去700萬港幣,比票房榜第二的《天才與白痴》整整高出近三百萬票房。
不過王梓鈞顯然是不拘一格的天才,這一點瓊瑤對他很瞭解。《賭神》裡雖然也有功夫,有槍戰,但其主線卻是賭術。李翰祥的《騙術奇譚》開啟了騙術型別的電影,而王梓鈞這部《賭神》同樣精彩無比,想必接下來一段時間,恐怕臺灣和香港的許多導演都會加入到拍攝賭片的行列來。
說了這麼多閒話,我們來談談這部影片本身。首先,它從題材上就是個突破,無論是《騙術奇譚》,還是《鬼馬雙星》,這兩部電影的側重點都在老千的騙術上,而王梓鈞卻別開蹊徑,將原本於市井間所不齒的賭術擺上檯面。看了《賭神》之後,我承認自己被裡面神乎其神的賭術所震驚了,甚至某一刻都有點手癢,想要去賭場體驗一番。王梓鈞有這個能力,就像看了他的《喋血孤城》想要去參戰報國,看了他的《人鬼情未了》想談戀愛一樣。
不過王梓鈞的本意,顯然不會是想教唆人進賭場。就像《鬼馬雙星》裡,許冠文不是叫人去當老千一樣,他在解決的時候讓騙子千來的錢被人騙光,正是說明一個不勞而獲、惡有惡報的道理。
王梓鈞在《賭神》的立論,顯然要比《鬼馬雙星》高上一籌。高進被人稱為賭神,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