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等等。兩個小夥子看得津津有味,邊看邊討論,還說要加強自己的體能訓練。
光說不練假把式,兄弟倆說著說著就比劃開了。劉星看電視裡講平衡,於是就跟弟弟比賽原地轉圈和翻跟斗。你別說,讀書不行,可轉圈劉星很在行。這不,轉到60圈了還沒停。剛轉到63圈,姐姐夏雪從外面回來了。劉星一個踉蹌,差點兒撞上夏雪。見這倆折騰,她心裡很不以為然,想挫挫兩個弟弟的傻氣,靈機一動,出個題目考考他們吧。
“我問你們,知道在太空飛行的時候,宇航員叔叔是怎麼吃飯的嗎?”
“當然是用嘴……這麼吃。”劉星嘴快,一邊比著手勢一邊搶著說到。
“錯,是用嘴吸的。在飛船裡,根本就沒辦法吃東西,只能吸。”
見弟弟們聽得入神,夏雪很得意:“知道宇航員與普通人的區別嗎?第一,在離地面400公里的飛船裡,一個晝夜是一個半小時,普通人在這種環境下是天天都在睡覺,而宇航員必須調整生物鐘,該睡時睡,該醒時醒,做到這點需要5年的訓練。第二,宇航員的標準心跳是每分鐘70次左右,不管多緊張,必須保持在這個水平。第三,宇航員必須能適應10個G的超重值,對於普通人來說,10個G的超重值會把胸骨壓折,肋骨壓碎。第四,抗眩暈,在訓練轉椅上必須轉上15分鐘而能保持清醒,算是合格。第五,保持空間定向。當宇航員從超重轉向失重時,人的大腦會出現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產生錯覺,宇航員必須保持清醒,並能維持正確的判斷力。第六,失重初期,由於血液流向轉移,極易產生頭暈、頭漲,宇航員必須保持清醒。”
夏雪說完,自己回房間了,臨走奉勸兩人多看書,不要隨便折騰,傷筋動骨的可不是鬧著玩的。
姐姐走後,兩個人也無心再鬧。劉星決定,照著電視上各項訓練嚴格要求自己,從日常生活開始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航天員。
劉梅這兩天總覺得什麼地方不對勁兒。吃早飯的時候,她注意觀察了一下,發現原來不對勁兒的是兒子劉星,他居然一直沒說話!以前,屋裡充斥著劉星和弟弟的各種喊叫,以及劉星自己唧唧喳喳的說話聲,劉梅總是頭疼。現在突然間發現他沉默了,倒真有些不習慣。
“昨晚不是還有說有笑呢,早上就啞巴啦?”劉梅悄悄向小兒子打聽。
“他說,宇航員進太空艙前,都要忍受長時間封閉沉默的生活環境,”夏雨把雞蛋塞進嘴裡,“所以,叫我們都不要打擾他。”
劉梅聽這般說,知道劉星又開始作怪了,也不去管他,頭腦發熱一陣兒,自然會恢復正常的。可沒想到接下來這個孩子的花樣比她想的可多多了。
中午吃飯的時候,劉星舉起一個牌子出現了,上面寫著:太空旅行中,請勿打擾。劉梅差點兒笑翻,可又不能笑,這一笑等於是對劉星的縱容。她正要發作,夏雨拉拉她衣角說道:“劉星說他現在離咱們好幾十萬年呢……叫他也聽不見的。”劉星其實在旁邊聽得清清楚楚,他瞪了弟弟一眼,心裡罵道:什麼好幾十萬年?是好幾十萬光年!不懂別瞎說,哼!
幾天之後,劉星終於結束了沉默訓練開口說話,他要開始自己的睡覺訓練了。電視上演過,由於失重的原因,宇航員會睡在掛在牆上的睡袋裡,於是劉星把自己露營的睡袋翻了出來,掛在了客廳的牆上。大家還在看電視,他就搭著凳子往裡爬。夏雨年紀小,看見哥哥這個樣子好玩,也吵著要掛在牆上睡。
“對不起,飛船空間有限,只能承載一個人。你呀,等下一撥吧。”他說完衝弟弟揮揮手,擺出楊利偉的告別姿勢,“地球人,火星上見啦。”劉星隨後鑽進了睡袋。誰知他人剛進去,牆上的釘子不幹了,睡袋一下子掉了下來。幸虧夏東海離得近,一把抱住他才沒有屁股開花。
晚上,劉梅忍不住跟老夏抱怨,劉星最近的行為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他為了模仿宇航員吃飯,愣是把家裡的牙膏全部擠幹,然後把果凍硬塞到牙膏裡。夏雨也有樣學樣,調皮搗蛋。家裡烏煙瘴氣都是讓這個劉星給弄的,一定要趕快制止他。
夏東海倒覺得孩子有幻想是件好事,很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從小充滿奇思妙想的人。如果想培養他們從此熱愛科學,關鍵還是在家長的引導。現在科技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等到劉星這一代長大成人,說不定真能成為未來的“楊利偉”。
劉星還一直想繼續那個拯救火星的夢,可是它再也沒有出現過。這天晚上,劉星聽說有獅子座流星雨,想找夏東海把望遠鏡借來看,於是來到了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