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彩朱荷屏風》,經過一輪激烈競標後。最後以2022萬港元成交,打破了近代中國書畫最高成交價世界紀錄。
從這些成交記錄也可以看出,張大千的作品升值之快,之猛。
近幾年,內地市場張大千作品最高成交價不及齊白石、傅抱石等名家,主要是擁有大千精品和代表作的藏家,一般不肯輕易丟擲,導致拍賣行難以覓得張大千的代表作或大幅精品。
張大千20世紀中期離開內地,內地所遺作品數量較少,大幅精品更為罕見,這也是張大千作品行情不及白石老人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海外,張大千的霸主地位從未動搖。
張大千最擅長山水畫和人物畫,他藝術造詣極高,在中國近現代藝術史可以說後無來者。
特別是人物畫中的仕女圖,更是畫技精湛,張大千的人物畫有二變:30歲之前研習明清人物畫傳統,風格委婉俊秀。
1941年前往敦、煌臨摹隋唐人物壁畫,風格大變,所畫人物氣勢恢弘,色彩豔麗,盡顯盛唐遺風。
從近幾十年的交易來看,張大千的山水畫交易的比較多,而人物畫,大部分進了各大博物館被珍藏起來了,能夠出現在市場上的極為少見。
而韓孔雀手裡的這十四副,更是其人物畫中的代表作,正好是在張大千去敦煌臨摹隋唐人物壁畫的前後所作,從這幾幅依照楊宛君為模特畫的仕女圖,就可以看出其畫風的轉變。
楊婉君,1917年生於北、平,父親是一位彈月琴的藝人,她聰明、漂亮,13歲登臺演唱京韻大鼓,聲音嘹亮清脆,扮相出眾,是北、平城南有名的曲藝演員。
張大千逛城南遊藝園時,正值婉君在臺上唱“黛玉葬花”,一見之下驚為天人,所以楊婉君就成了張大千的三夫人。
據說張大千之所以看中楊宛君,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張大千當年畫仕女,一雙手老是畫得不得法,感到力不從心。
而楊宛君正生得一雙雪白細嫩的玉手,後來張大千就是以其手作為作畫描摹的物件,才使他的仕女畫更加傳神逼真。
婚後,楊宛君停止了舞臺生涯,伴隨著張大千遊歷名山大川,跋山涉水。
娶了楊宛君後,張大千去哪兒遊歷都喜歡帶著她,就是在這個時期,張大千畫了不少以楊宛君為模特的仕女圖,
這些畫作,應該就是這段時間畫的,所以畫風變化劇烈。
到了現在,不管是誰提到張大千,都要說到他的人物畫,可張大千的畫作雖多。可市場上幾乎見不到他的人物畫。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的仕女圖流傳的並不廣,就算韓孔雀手裡的這十四副,本來也是流傳不出來的,只不過是陰差陽錯,才出現在了韓孔雀手裡。
對於這樣十四幅畫,韓孔雀能夠收到手,既感到驚喜,又有所憂慮。這十四副畫果然如他想的來路不正啊!
在做的除了胖劉、韓星、張向月之外。都算是行家,看到十四副相貌相似的仕女圖後,劉韶山知道了這些畫的來歷,張淑萍當然也知道了。
可以說這十四張仕女圖。應該算是楊宛君的。雖然張大千有孩子。但這個楊宛君好像並沒有孩子,這樣一來,楊宛君死後。她遺留下來的畫作,也就沒有了繼承人。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些畫作也沒有多麼麻煩,再說,韓孔雀得到這些畫本身就是意外,而且他可是真金白銀買下來的,就算楊婉君有繼承人,也不是那麼容易從他手裡把畫弄走的。
畢竟這些畫已經消失了三四十年了,誰知道中間經過了多少道手,現在如果真有楊宛君的繼承人找上門來,韓孔雀好像也不怕,不過,這總歸是個麻煩。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全國各地都在著手解決“動亂”查抄文物的問題,在那個時候,官方的宗旨非常明確,就是“物歸原主”。
比如,首都市政府1984年出**的相關政策就明確規定:“‘動亂’期間查抄或自交的財物,凡原物還在的,除國家現行規定的違禁物品外,一律退還被抄人或自交人”。
“凡物主明確的,隨清隨退”。
“任何單位和個人從非商業單位購買的文物、字畫、善本圖書、珠寶翠鑽,要一律無條件地退還;高階傢俱、高階樂器、貴重生活用品等,被抄人知道下落又要求退還的,也必須退出,歸還原主”……
雖然規定是這麼規定,但坐起來又何其艱難,比如由周作人撰書、魯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手稿現身嘉德春季拍賣會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