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於儲存不易發酸的果酒,軍隊裡也有釀酒師隨軍而行。按規矩是每人每天有一斤酒的指標,但除了軍官平常沒人能夠喝上酒。一般是戰前總動員再不就是打了勝仗以後,普通的衛士才能喝點酒。
肉是醃製的酢肉或者風乾的脯肉,按標準來說每人每天有一斤的肉可以吃。同樣的,除非是軍官或者戰前再不勝利之後,否則很難吃上肉。每天實際上分到每個衛士碗裡的有二兩肉算不錯了。
薛紹他們今天吃的軍隊裡的第一頓飯,就只放了幾勺子豬油,根本沒有肉。
在軍隊裡,想要吃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鹽、茶、醋、油這些全是按人等份每日限量供應。
軍隊裡的馬是珍貴無比的資源,馬料是由苜蓿、黃豆和粟米的混合物,光吃青草那是要跑肚拉稀害病的。
馬比人要吃得好,一匹馬要抵得過六個人的口糧。
……
薛紹詳細記下了自己第一天的所見所聞,明白了一件事情——打仗,打的就是綜合國力。三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的開銷都是驚人的數字。因此兵法中說“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每一場戰爭都是國力的大損耗和國民的大負擔,能夠在敵人那裡取用一斤糧草,相當於為國力節省二十斤糧草的開銷。相反,一戰戰敗,所有的糧草輜重都將失於敵手,自己國力大衰而助長了敵軍之勢,這就等於是削弱了自己的國力而助長了敵國的實力。
戰爭直接關乎民生與國運。所以,兵者是“民之司命”。
另外,大唐的普通衛士幹著比奴隸還累的活兒,提著腦袋上前線玩命,生活上卻很艱苦。很多人都是奔著那一點軍餉或是戰後得爵受賞來的。
其中能有多少人是奔著“為君效力保疆衛國”的理想來的,真不知道。顯然,不能指望這些文化水平低劣的農民和流民、奴隸能有這麼高的思想覺悟。這些普通的衛士要求不高,平常能夠吃得好一點就很滿足了。能夠拿到軍餉、立功之後的賞賜能夠兌現,是他們最大的期盼。
因此薛紹認為,為將者如果能夠真正的愛護士卒、與士卒同甘共苦、賞罰分明言而有信,必能獲取士卒的擁戴。只有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基礎才可以談為將者的威信,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指揮自如,一支軍隊才能成為一個整體。
要想做好一個將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在運用戰爭的謀略指揮軍隊克敵制勝之前,他還有無數的功課要做。
這恐怕就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原因所在。
……
入軍第一天薛紹的感悟不少,刷刷的寫完了一整管墨水,明天還得想辦法借一些墨水來用了。
次日黎明薛紹和其他的新兵們還在睡夢之中,就被火長踢著chuang板叫醒了。
“一群豬,還在蠢睡!趕緊起chuang操練!”
眾新兵們艱難的爬起來,好多人渾身腫脹痠疼。動作慢了火長的鞭子就已經抽上來了。
薛紹和所有的新兵們一起,在極短的時間內每人用一碗水洗漱完畢之後站成了佇列,再掄起木槍來跟著訓練。
訓練是以隊為單位進行的,入門級的軍中武術套路。
薛紹一板一眼的跟著練,練得很認真。他可不想和那幾個手忙腳亂的新兵一樣捱上幾個鞭子。
趙隊正在新兵們中間邊走邊看,眼神兒落在了牛奔身上。
“你會武?”趙隊正問道。
牛奔昨天吃了他二十記鞭怠還是有點害怕的,老老實實的回答說,以往在西域每天都要跟人摔跤或是打架,有時還得對付草原上的狼群和打劫的馬匪,因此練過一些弓馬和刀槍防身。
“用過陌刀嗎?”趙隊正問道。
陌刀是大唐軍隊裡步兵用的“大殺器”,三米長的大陌刀重達六十多斤,得有高大的身材和雄渾的力量才能使得好。陌刀兵自然也就成為了軍隊裡的高階兵種,各方面待遇也就要好一些了。
牛奔直搖頭,“啥是陌刀?”
“憨貨!”趙隊正重重的擂了牛奔兩拳,“你這天生就是用陌刀的好架子!好好練,新兵期結束之後,我選你進陌刀營,那裡天天有肉吃!”
“好、好!”牛奔很是歡喜,口水直流。
“好個屁,就知道吃!”趙隊正沒好氣的罵咧了兩句,又停到了薛紹的面前。
薛紹旁若無人,一板一眼的跟著練槍。
“你有功夫底子?”趙隊正問道。
薛紹收了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