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6部分

兩天,可是就像分離了三年五載那樣的極是不捨和依戀,好像永遠都有說不完的話。

這倒是也可以理解,太平公主從出生之日起,就沒有離開過武則天。太平公主一朝出嫁,雖然嫁得不遠,可是這心裡的感覺可就完全不同了。別說是骨血相連又朝夕相處了十六七年的一對母女,就算是一件用了十六七年的物件,誰又能輕易拱手讓人、不再懷念呢?

薛紹不遠不近的跟在母女二人身後,聽她們言簡情深的閒蚄閒話家常,這份感覺倒是不錯。武則天與太平公主,同是歷史上叱吒風雲的女強人。她們母女二人演繹的這樣溫情脈脈的一幕,又有幾人能夠親眼看到呢?

三人緩緩漫步,回到前殿。遠遠就看到,殿前站著一些人在閒聊。不遠處停了一些馬車,應該是有許多賓客來了。

今日宴請的都是李家、薛家與武家的皇族與外戚。原本太平公主與薛紹成親,與太平公主的母族武家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但誰叫武則天如今的勢力正如日中天,什麼樣的重大場合都少不了武家的人出現露一小臉兒。

薛紹遠遠的就看到武承嗣與武三思,兄弟倆人在一群年輕的錦衣男子當中明顯是處於中間領導地位,其他人都圍繞著他們周圍。在那些“圍觀群眾”當中,薛紹看到武懿宗和武攸歸這一對混在軍隊的無能雜碎,給薛紹第一印象不錯的武攸暨也在其中。

另有一撥人的排場則明顯超過了這些年輕的武家子侄們,從他們的舉手投足與衣著打扮來看,應該是李家的皇親。薛紹此前在左奉宸衛的頂頭上司李孝逸就在那其中。昨天的正宴李孝逸就出席了,他是專程從幷州趕來給薛紹道喜的。

高宗李淵和太宗李世民留下的子侄都不少,李家皇族開枝散葉子孫無數,居住在長安的也不在少數。這些李姓皇親普遍都有較高的名望與社會地位,但是政治權力差參不齊。有的空剩名望和一些財富沒有當官,有的像李孝逸這樣身居要職深蒙聖寵,也有一些在地方州府擔任刺史都督這樣的要職。

相比於李武兩姓的賓客,薛姓的賓客就顯得有些勢單力孤了。薛元超還沒有來薛顗也不在場,剩下在場最有份量的一個也就是戶部侍郎薛克構。

三撥人都站在屋前的空坪上,雖然三三兩兩的錯落分開,但明顯有著一個大體的“圈子”。一眼看過去,李家的人當然是人多勢眾而且個個富貴非凡,有的還官居高位。這一撥兒勢力的氣場,是完全壓住了武薛兩家的人,大有傲視群雄的意味。

另外兩撥人的氣象也是大不相同,武家的子侄們沒有一個分開單幫的,牢牢擠在一起竊竊私語也不知在商議何事,時時還有人露出幾抹不屑的冷笑,看起來不像是來赴宴,倒像是來尋仇滋事的。反觀薛姓的人,大多是三三兩兩的分散在各個地方或賞花賞魚或輕言淺笑,詩書傳世名門子弟的斯文優雅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薛紹掃了這些人一眼,心裡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個念頭:十年之後當這三撥人再聚在一起時,又會是什麼景象呢?李家的這些皇親國戚會像歷史上的結局那樣,被武則天一番屠戮所剩無己嗎?武家的這些子侄會隨著武則天一起雞犬升天、顯貴無極嗎?

更重要的是,到那時我薛紹和我們河東薛氏一族,又將是什麼模樣呢?!

……

看到武則天與薛紹及太平公主走來,李武薛三家的人一同迎上,拜迎。

“都免禮吧!”武則天笑容可掬沒什麼架子,在一些李家的長輩面前她還顯得比較的謙遜委婉,說道,“今日是小女太平與賢婿薛紹的新婚家宴,特意宴請諸位皇親國戚。大家不必拘禮,還請隨意為好。”

“謝天后!”眾人一起應諾。

“薛紹,請諸位皇親國戚,正堂高坐。”武則天道。

“是。”薛紹應了諾,上前迎請。

李姓的皇親國戚們的反應都挺和善,薛紹本就是李家的外戚,她的母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女,對他們來說薛紹本來就不是外人,如今娶了太平公主更是親上加親。

武家的人則就明顯有點面善心冷了,武承嗣與武三思因為和薛紹的一場衝突被罷了官,到現在都閒在家裡玩泥巴,武承嗣更希望自己是今天的駙馬主角,他們和薛紹之間的矛盾似乎是顯而易見;武攸歸和武懿宗參與北伐一事無成還碰了一鼻子灰,心裡巴不得薛紹早死;武攸寧在薛紹回長安之後與之“暗戰”了一場,被薛紹砍去了兩條狗腿子、財產也損失不少、更重要的是面子上很是過不去,他對薛紹的妒恨是表現得更為明顯。當薛紹拱手請他時,他只是草草的拱手回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