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又看向迎春道。
迎春低了一下眉,“我就算了,我沒那才氣,更沒那個雄心,只願這般無聲無色活著罷了。”
黛玉看了一眼探春,探春道:“迎春姐姐不喜歡這個,咱就不為難她。願意的參加,不願意的那就算。”
“那我也參加,我會畫畫。”惜春道。
黛玉一笑,“好,那大嫂子呢?大嫂子不參加,我們可沒經費呢。”
李紈聽得這話臉上表情侷促了一下,想到她要無限投錢到這個組織裡,簡直是個無底洞。又想著這事兒雖是賈元春求來的,但難保就不會出事。李紈是怕事兒的,只道:“我還要管家,哪裡有那些閒功夫跟你們鬧。你們玩吧,我就不參加了。”
黛玉雖有些失望,倒也不強求,只帶了探春惜春去找王夫人。三人滿臉笑意進了王夫人屋,王夫人見了三人就開口道:“怎麼,就拉了兩個人入夥?”
探春道:“大嫂子要管家,二姐姐不愛這些個。我和四妹妹喜歡,就跟林姐姐來了。”
“好,既這麼著咱們就把人數定了,不加也不減了。”王夫人說著,就叫三春和黛玉坐下。王夫人把她的想法大致說了一下,最初從印詩集開始,和其他書社無異,印的別人的詩集,詩集扉頁印上社名。等社名為一部分人所知道,再出報紙。詩集內容為舊的,報紙內容卻是全新的。
就報紙而言,黛玉主審詩篇文章,探春主字惜春主畫,王夫人監督一下版式。至於報紙內容,前期可載新詩,可登故事,可展書畫。等報紙這東西被人接受且認可下來,再慢慢上猛料。這是個過程,不可急躁冒進。
黛玉問這書社得起個什麼名字,王夫人清了下嗓子,這個她早想好了,連logo都想好了。黛玉探春惜春都看著她,問:“什麼名字?”
王夫人從袖子裡摸出一張紙來,上面畫了個翻頁書本,書本下方寫著“123言情文學社”,便是綠*的logo。黛玉探春惜春看罷,互相看了看,又看向王夫人,“123言情文學社為何意?”
王夫人把紙收起來,“意義暫且不說,咱們的書社就以紙上標誌見人。人見得次數多了,也就把咱們書社記下了。若只是文字,形象感太差,人怕是記不住的。”
黛玉探春惜春點頭,覺得王夫人說得有理,便也沒再爭執這個名字。原都是抱著半玩的心態來了,被王夫人這麼一弄,倒像幹正事的了。
王夫人對黛玉放心,對探春惜春卻不是十分放心的,對於影印機信鴿之事,她都瞞了下來。接下來幾日,王夫人就找家裡的小廝給她找了一處房子,地處偏僻之所,並無什麼特別之處。123言情文學社成立於此,她又找了個名義社長,準備工作就差不多了。
第四十五章
街上的蒙面店只簡單租了一間;掛上“123言情書社”的匾額,都由一個窮秀才打理。這窮秀才叫鄭青;一心科舉,卻是近四十的人了連個舉人都沒中。這一輩子也就會青燈下讀書,別的一概不會,連媳婦也沒娶上。整個人瘦得很,像是好久沒吃過飽飯的了。
王夫人自然不會真身見他;只交代他從根據地拿書拿報到蒙面店裡賣就是;其他的不要管,工錢少不了他的。再有,嘴巴要嚴,否則出了問題沒他好果子吃。
雖不知主家是誰,只說這窮秀才鄭青哪裡見過這等子的好工作,自然滿口應了。就這麼成了一間書社的大掌事;簡直比天上掉餡餅還要叫人驚喜。
鄭青拿著王夫人給的錢,把蒙面店好好打理了一番;置辦了櫃檯以及幾排書架子。他又聽王夫人的話,購置了一些桌椅板凳,供客人休息看書。打理好這些,他便去根據地把王夫人早準備好了的各大名家詩集搬來擺上架子。
書社開張那一日十分熱鬧,這鄭青也是聽了王夫人吩咐,在店裡擺上茶果,皆是免費的。鞭炮響畢,便有許多看書的亦或看熱鬧的上門,也有許多小孩子單為了吃些點心。鄭青一個人忙得不可開交,幹黃的臉上總算有了紅光。
客人拿到書後,都注意到了每本書封面上都有一個異形書標誌。幾個客人拿了好幾本書到鄭青面前,點著那標誌道:“這是什麼個東西?”
鄭青一笑,“咱們書社的標誌,以後啊,只要見著這個,那書就是咱們印的。咱們不止印書,以後還要印報哪。”
“報?邸報?”客人問。
“不是。”鄭青揚了一下手,“咱老百姓能看到邸報?我們印的報,是給咱們老百姓看的報。”
“吹牛。”幾個客人說了這麼一句,又去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