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9部分

,一週平均點選率可以高達一千兩百萬,真正地讓人感受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的威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哈維爾的網路影響力已經達到了足夠的高度,足以與“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這樣的傳統媒體相抗衡。

當哈維爾上傳這篇博文之後,短短不過一個小時之內,點選率就已經突破了五十萬,輕易地就讓人聯想到媒體綜評八十分所代表的意義,這也使得“晚安,好運”的曝光率達到了全新高點。

由於這部電影第一週只在洛杉磯的十一家院線上映,次周也只是增加了紐約、芝加哥和休斯頓三座城市,至於其他地區的上映最快也要等到第三週了。這也意味著,這部今年秋天討論度最高的作品,至少要在半個月之後才能廣泛傳播。北美其他各個城市的觀眾們都已經按耐不住,開始紛紛提出了抗議,希望電影可以儘快登陸各大城市的申請書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出現了。

更加難以置信的是,雅虎社群居然出現了一個全新提案,“觀看‘晚安,好運’,向‘竊聽門’說不!”

在帖子之內,提案轉載了哈維爾的博文連結,並且引用了哈維爾的結束語,以此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希望每一位觀眾都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竊聽門”發起抗議。也許他們無法參加遊行示威,也許他們無法改變總統決議,但他們卻可以用這種方式讓電影得到更多關注,繼而喚醒更多公民的維權意識。

藝術之所以如此特別,就是因為藝術之中蘊含著人類的豐富思想,繼而啟迪更多人的思想。電影也不例外。

這個提案提出來還沒有多久,就已經引發了一千多點選率,矚目程度正在緩緩攀升。哈維爾開啟了帖子,看了看支援率,居然已經收集了三百多個支援,讓人明顯感覺到“晚安,好運”這部作品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矚目,這對於一部藝術風格濃厚的頒獎季電影來說,著實難得。

即使去年的“靈魂歌王”剛好碰上了雷…查爾斯的去世,也沒有能夠達到如此效果,上一次一部電影能夠引發觀眾共鳴的頒獎季作品,已經要追溯到1991年二月份上映的“沉默的羔羊”了。

哈維爾著實有些錯愕,雖然說“晚安,好運”是在正確的時機以正確的方式橫空出世,但達到如此效果還是難以置信。

哈維爾回想起昨天晚上蘭斯的來電,兩個人交談了許多內容,天馬行空地談了不少,其中關於“晚安,好運”的內容佔據了一部分,等電話結束通話之後,哈維爾就撰寫了這篇博文,他明白,蘭斯和喬治…克魯尼是好朋友,為自己的好友背書自然是不遺餘力。現在看到“晚安,好運”那近乎變態的呼聲,除了喬治的優秀人脈在發力之外,哈維爾找不到任何理由,就連一向不參與其中的蘭斯都主動為好友宣傳起來,這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可是……看著雅虎社群的那個提案,不過五分鐘時間,再次重新整理之後,支援人數已經突破五百了,哈維爾覺得這著實太不正常了。

認真想一想,最大的異常就在於,“晚安,好運”僅僅只是點映而已,網路的熱潮來得太快、太猛、太急,就好像網友們根本不打算看這部電影,就已經盲目地跟風在叫好了,而且這種風潮正在一步步失去控制,讓人聯想到了空中樓閣。

可是,這個異常能夠作數嗎?也許只是發行方華納兄弟的宣傳策略之一,也許只是喬治強大人脈在提前發力而已,也許只是人們對於“竊聽門”的怒火找不到發洩途徑而已……所以這種討論熱潮根本說不上是“異常”。

而且,即使這個異常是真實存在的,那麼這也就是所謂的“捧殺”,集中所有火力將“晚安,好運”捧到一個極致巔峰,然後再讓它狠狠地摔下來,四分五裂。但問題就在於,媒體綜評八十分已經證明了電影質量的過硬;同時作為頒獎季電影,票房本來就不是目標,更何況,七百五十萬的投資也遠遠說不上虧本,這也就意味著,“晚安,好運”是不可能失敗的,從巔峰摔下來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想要失敗都沒有空間下落,“捧殺”的策略也就沒有了用處。

所以,也許他只是太過驚訝,所以才胡思亂想。這裡是好萊塢,任何光怪陸離的事情發生,都是有可能的,不是嗎?

正如哈維爾所料——又或者是完全出乎哈維爾意料,“晚安,好運”在洛杉磯的十一間院線正式點映之後,電影取得了格外出色的單館票房,三萬八千美元的單館資料雖然稱不上驚豔——當初“上帝之城”的單館票房是四萬兩千,但這一資料卻是今年年內僅次於“殭屍新娘”的電影成績,高居年度第二。

對於這樣一部嚴肅而沉悶的